[发明专利]一种护眼防滑缎光釉、护眼防滑瓷砖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83355.1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胜;刘小良;胡进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拓莱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3C8/04;C04B41/89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徐琪琦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眼 防滑 缎光釉 瓷砖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护眼防滑缎光釉、护眼防滑瓷砖及其制作工艺,护眼防滑缎光釉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钾长石10‑20%、高岭土10‑15%、石英25‑30%、氧化铝8‑12%、烧滑石4‑6%、碳酸钙5‑9%、碳酸锶3‑6%、高温高锌熔块5‑8%、煅烧氧化锌2‑5%、碳酸锂1‑1.5%、氧化镧0.5‑1%。本发明所述护眼防滑瓷砖的护眼防滑缎光釉在烧结时会产生纳米级的结晶,以使护眼防滑缎光釉在瓷砖表面形成类似天然石材的光泽度,具有良好的微光效果及绸缎光泽,出窑炉的光泽度控制在13‑17°之间,没有刺眼的亮光反射;且在遇水湿润的情况下,静摩擦系数干法最小值为0.61,湿法最小值为0.63,提高瓷砖防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护眼防滑缎光釉、护眼防滑瓷砖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护眼防滑砖瓷砖是在砖坯表面施釉烧成后釉面呈现出丝绸绸缎般光泽的釉面砖,砖面柔和不刺眼,侧光看轻微反光,用手触摸手感光滑细腻犹如婴儿肌肤一样,有绸缎般的质感。这就是护眼防滑砖其称呼的来源。
常规柔光砖光泽度基本上处于35-45°之间,柔光砖由于经过抛光机的抛光,破坏了表面釉层,使釉层中的毛细孔被抛穿而导致容易渗污,经过抛光后表面的光泽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眼防滑瓷砖,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护眼防滑瓷砖,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钾长石10-20%、高岭土10-15%、石英25-30%、氧化铝8-12%、烧滑石4-6%、碳酸钙5-9%、碳酸锶3-6%、高温高锌熔块5-8%、煅烧氧化锌2-5%、碳酸锂1-1.5%、氧化镧0.5-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护眼防滑瓷砖,包括砖坯、底釉和上述的护眼防滑缎光釉。
具体地,所述底釉以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钾长石23-28%、高岭土15-20%、石英30-33%、氧化铝15-21%、烧滑石5-8%和氧化锌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护眼防滑瓷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砖坯;
步骤2、配制底釉;
步骤3、配制防滑釉: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数比例称取原料:钾长石10-20%、高岭土10-15%、石英25-30%、氧化铝8-12%、烧滑石4-6%、碳酸钙5-9%、碳酸锶3-6%、高温高锌熔块5-8%、煅烧氧化锌2-5%、碳酸锂1-1.5%和氧化镧0.5-1%,将称取的原料、球石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1.2-1.3的比例加入球磨机中并进行球磨加工,经过300-360目筛后依次经过除铁陈腐24h以上,制得护眼防滑缎光釉;
步骤4、釉线施底釉、喷墨印制,并在1150-1200℃的条件下煅烧,获得护眼防滑瓷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配制底釉的具体方法包括: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数比例称取原料:钾长石23-28%、高岭土15-20%、石英30-33%、氧化铝15-21%、烧滑石5-8%和氧化锌1%。将称取的原料、球石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1:1.2-1.3的比例加入球磨机中并进行球磨加工,经过300-360目筛后依次经过除铁陈腐24h以上,制得底釉。
作为优选,所述砖坯为通体砖坯。
本申请所述护眼防滑缎光釉在煅烧过程中CaO+Al2O3+SiO2形成液相烧结体系,使氧化铝颗粒能在该较低温度下加速扩散而烧结,方便了Al2O3颗粒的重排,同时通过“溶解-沉淀”机理促进烧结,大幅降低Al2O3陶瓷的烧结温度,釉料在烧结过程中,钾长石起到溶剂的作用,高岭土改善釉浆性能、提高釉浆的悬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拓莱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拓莱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