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力反馈结构和交互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83178.7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开;朱跃光;刘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林川靖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 结构 交互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交互终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反馈结构和交互设备,该力反馈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扳机、驱动件以及传动件,扳机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驱动件包括设于安装支架的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磁体,另一个包括线圈,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线圈的轴向;传动件包括连杆和推杆,推杆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推杆与扳机面向动子组件的一侧可分离式抵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推杆远离安装支架的一端以及动子组件转动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力反馈结构的结构简单,力反馈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互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力反馈结构和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交互设备中往往需要根据用户的按压、推动等施力操作做出相应的力反馈并传导给用户,使用户感受到诸如振动、晃动等反馈效果,以提升用户与交互设备间交互体验。
在相关技术中,交互设备中的力反馈结构一般较为复杂,且力传导的损耗较大,力反馈效果不佳。以手柄上扳机的力反馈为例,手柄内一般以电机作为动力源,使电机经过蜗轮、蜗杆、连杆以及推杆等多个传动件将反馈力传导到扳机,扳机再向用户做出力反馈,通过多个传动件进行反馈力传导时,不仅增加了力反馈结构的结构复杂性,同时也带来了传动损耗大、电机输出需求增高以及扳机端的力反馈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力反馈结构,旨在简化力反馈结构,改善力反馈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力反馈结构,所述力反馈结构包括:
安装支架;
扳机,所述扳机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和所述动子组件中二者之一包括磁体,二者之另一包括线圈,所述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所述线圈的轴向;及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连杆和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扳机面向所述动子组件的一侧可分离式抵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动子组件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定子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动子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定子组件中设有所述线圈,所述动子组件中设有所述磁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两端设有通槽,每一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壁穿设有第一转轴;
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限位于一所述通槽内,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轴孔;所述动子组件的部分结构限位于另一所述通槽内,所述动子组件设有第二轴孔;
一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另一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以使所述推杆和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穿设有第二转轴;
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三轴孔,所述扳机设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轴孔和所述第四轴孔,以使所述扳机和所述推杆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力反馈结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扳机抵接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扭簧与所述扳机抵接的一端形成有两个延伸段;
所述扳机面向所述动子组件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延伸段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所述推杆与所述扳机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的部分结构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