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轴承在高低温下工作耐久性的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3054.9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金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N3/04;G01N3/06;G01N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轴承 低温 工作 耐久性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轴承在高低温下工作耐久性的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温控箱,温控箱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测试轴承的轴承固定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轴向力加载装置、径向力加载装置和驱动装置,轴向力加载装置、径向力加载装置与驱动装置分别与轴承固定装置相连接;优点是本装置可对高速轴承在高、低温条件下进行工作耐久性测试,且通过轴向力加载装置和径向力加载装置的加载,能够保证对测试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加载准确,通过缓冲机构的自动补偿,始终保证负载在有效范围内波动,使得测试结果精准,而且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生产现场存放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轴承高低温耐久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温度是评价轴承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接触式轴承测温方法,一般通过测试非转动套圈(多为外圈)的温度间接获取轴承运行状态。随着轴承DN值的不断提高,目前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可达3×106mm·r/min,轴承内外圈温差显著增大,旋转组件对轴承的故障信息反映更为直接迅速,因此对其温度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轴承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其最高温度体现在内圈上。轴承内圈温度过高将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以及热硬度,是导致轴承失效的关键因素。然而,受高速旋转、内部空间及油脂油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高速轴承在高、低温条件下工作耐久性的测试设备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轴承高低温耐久试验测试设备,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精确,且方便放置于生产现场随时进行测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轴承在高低温下工作耐久性的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的温控箱,所述的温控箱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测试轴承的轴承固定装置,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轴向力加载装置、径向力加载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的轴向力加载装置、所述的径向力加载装置与所述的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的轴承固定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加载套、承载套、第二加载套和固定轴,所述的第一加载套、承载套和第二加载套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温控箱内,所述的第一加载套、所述的第二加载套分别与所述的温控箱相固定,且所述的第一加载套内设置有与测试轴承的外圈直径相匹配的第一放置孔,所述的第二加载套内设置有与测试轴承的外圈直径相匹配的第二放置孔,所述的承载套与所述的径向力加载装置相连接,且承载套内设置有与测试轴承的外圈直径相匹配的放置通孔,所述的固定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的温控箱和所述的第二加载套、承载套和第一加载套内的测试轴承的内圈与轴向力加载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驱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径向力加载装置包括机架、第一驱动杆、第一伺服电缸、第一驱动板、第一加载轴、第一加载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上,所述的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的机架相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的机架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柱相固定,所述的第一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的机架之间,且与所述的多个第一支撑柱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驱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的机架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缸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的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一加载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驱动板的下方,且所述的第一加载板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加载板上,所述的第一加载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相固定,所述的第一加载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温控箱后与所述的承载套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驱动板与所述的第一加载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加载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所述的第一限位柱穿过所述的第一驱动板,且所述的第一限位柱的端部螺接有限位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的承载套的上端设置有V形槽,所述的第一加载轴的下端抵在所述的V形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兴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慈兴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雾剂给药装置的计数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化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