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82911.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卓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86 | 分类号: | D01H5/86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吴娟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纺织 胶圈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纺织胶圈不方便更换,降低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压力杆和转动罗拉,压力杆上安装有上胶圈,机架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和固定板,固定杆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侧端固定有下肖棒,固定板上设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上设置有两个转动辊,转动辊、转动罗拉和下肖棒上绕设有下胶圈,固定杆上设有辅助支撑机构;本发明使下胶圈外侧与转动罗拉接触,更换下胶圈时不需要拆卸转动罗拉,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下胶圈的张紧度,使得更换下胶圈更容易;防止下胶圈与转动罗拉之间发生打滑,能够增加下胶圈与上胶圈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胶圈及其安装组件,特别是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
背景技术
纺织用橡胶制品用于纺织机械的橡胶配件;有纺织牵伸胶圈、纺织用胶辊胶管、纺织皮辊、纺织胶布结、纺织锭带等品种;纺织牵伸胶圈简称纺织胶圈,由上下胶圈两部分组成,上下胶圈的工作对纱条直接影响,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界,且胶圈的摩擦力界是连续的,可大大加强牵引去中后部摩擦力界,同时控制摩擦面,摩擦力界较为均匀;
在纺织牵伸设备中,纺织胶圈的上胶圈套设在压力杆的胶辊和上肖上,在更换时可以直接从侧端取下,更换较为方便,但是下胶圈时套在罗拉上的,在更换时需要将罗拉拆卸下来才能进行更换,更换步骤较多,花费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更换纺织胶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胶圈组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压力杆和转动罗拉,所述压力杆上安装有上胶圈,机架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和固定板,固定杆上固定有支架,支架侧端固定有下肖棒,固定板上设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上转动设置有两个转动辊,且两个转动辊分别位于转动罗拉的上下两侧,两个转动辊、转动罗拉和下肖棒上绕设有下胶圈,且下胶圈的内侧与两个转动辊和下肖棒外表面接触,下胶圈的外侧与转动罗拉外侧接触,下胶圈与转动罗拉之间设有啮合机构,固定杆上设有用于支撑下肖棒的辅助支撑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转动罗拉转动通过啮合机构带动下胶圈转动,拆卸下胶圈时,将辅助支撑机构移除,并通过拉伸机构将两个转动辊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下胶圈处于松弛状态,然后即可将下胶圈从侧端取下,不需要拆卸转动罗拉,拆卸更加方便,安装时采用相反步骤即可实现安装,节省了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固定在下胶圈两侧的传动带,且传动带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凸块,转动罗拉上固定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外侧开设有多个与凸块相匹配的条形槽,上胶圈的两侧开设有边槽,且边槽中粘接有软胶条,且凸块的高度小于软胶条的厚度。
采用以上结构,在使用时,凸块和条形槽啮合,转动罗拉带动固定环转动时,能够带动下胶圈同步转动,防止下胶圈与转动罗拉之间发生打滑,而且当上胶圈与下胶圈贴合时,凸块能够对软胶条进行挤压,使得软胶条发生形变,既能保证上胶圈和下胶圈外表面能够贴合,又有利于增加上胶圈和下胶圈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而且软胶条粘接在边槽中,能够在磨损后进行更换,增加上胶圈的使用寿命。
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杆、调节板和调节螺杆,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且两个移动杆分别滑动贯穿对应位置的圆孔,移动杆靠近转动罗拉的一端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杆,连杆的端部固定有圆杆,转动辊通过轴承转动套设在圆杆外侧,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固定板上,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旋转把手,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转动连接,且两个移动杆分别贯穿调节板的上下两端,移动杆远离转动罗拉的一端固定有挡环,移动杆上套设有张紧弹簧,且张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于挡环和调节板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2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面波导传输线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材料表面压凸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