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纤维环补片、补片夹钳、缝合针及鱼骨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74923.1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聂茂丹;郑诚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A61F2/30;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纤维 环补片 夹钳 缝合 鱼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纤维环补片、补片夹钳、缝合针及鱼骨线,通过设置内层可折叠补片和外层可折叠补片,并通过交叉的一对柔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两个补片的两端;进一步设置一对辅助连接件于外层可折叠补片的两侧,可用于配合夹钳展开外层可折叠补片并实现补片固定。在两个补片的折叠状态下,夹钳将内层可折叠补片穿过破口进入纤维环内,使得内层可折叠补片展开至纤维环内层;外层可折叠补片展开至纤维环外层,并通过两个辅助连接件与缝合线配合固定在纤维环外层上;内层可折叠补片被柔性连接件限位在纤维环内层。修复过程仅需夹钳置入内层可折叠补片和缝合辅助连接件与纤维环,操作简便,解决了现有纤维环修复手术操作复杂及纤维环再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环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纤维环补片、补片夹钳、缝合针及鱼骨线。
背景技术
人体椎间盘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个部分组成,纤维环是个多层结构,纤维环纤维几乎呈同心圆排列,其外周纤维方向较垂直,而越到中心倾斜度越大。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水分含量可占髓核总量的75-9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形成纤维环缺口,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至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目前主要采用开放式手术,将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及增生肥厚的组织致狭窄的骨性结构切除(手术减压),其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
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保守和传统治疗无效患者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效果显著,尤其适合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的患者。该治疗不使用螺钉、金属棒固定,在进行髓核摘除的同时还能去除黄韧带肥厚以及解决小关节增生引起的神经根管狭窄的问题,而且费用相对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然而,目前椎间盘摘除术仅对突出的髓核做切摘,在切除髓核的同时,对椎间盘纤维环进行了更大范围的破坏,即纤维环缺口更大,但一般并不对椎间盘纤维环进行修补,术后有较高的二次复发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同时一次手术后纤维环的疤痕愈合也给二次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进行椎间盘切除术时,应该对纤维环加以修复,降低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纤维环修复主要技术包括:外科手术直接缝合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技术、细胞和基因治疗与支架联合应用等。
下面以一些现有技术进行举例:
一、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授权公告号:CN 105796165 B)
修补器组成:用于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的锚定件,以固定椎间盘的纤维环用修补器;封堵件,一端与锚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由纤维环缺口处插入椎间盘,以使封堵件围绕髓核后上部以封堵纤维环缺口,避免髓核再突出。
操作方法:取出突出物后,在第一椎体终板骨靠近第一椎体的表面上开槽,并在锚定件与封堵件的连接处安装递送器。然后将锚定件放置在合适位置,利用木锤轻轻锤击递送器手柄,从而使得锚定件插入下椎体终板下侧。最后将递送器从修补器上取下,将封堵部通过破口塞进纤维环内,完成封堵。
装置不足:
1)需要在椎体上开槽,对骨有额外的破坏;
2)采用钛金属制作锚定件,表面锋利(不然很难实现骨与锚定件的固定),容易破坏骨质;而且骨与金属钛材料属性相差大,容易引起应力遮挡等问题;
3)封堵部材料是医用涤纶编织件,一部分在破口外,一部分在破口内,阻断了破口再愈合的机会;
4)封堵部的一侧与锚定件链接固定在椎体上,但是另一侧并没有固定,有再突出的风险。
二、纤维环缝合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