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74357.4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哲维;吴尚杰;郭豫杰;邱郁勋;张哲嘉;林禹佐;周祯英;陈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许志影;梁挥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方法 | ||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脉幅调变电路,用以控制一驱动信号的大小,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
一第一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端;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
一脉宽调变电路,用以控制该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包含:
一第二电容;
一第三晶体管,其栅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
一第四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其栅极端电性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端并用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脉幅调变电路进一步包含:
一第五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其栅极端用以接收一发光信号;
一第六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一第一系统电压端,其栅极端用以接收该发光信号;以及
一第七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系统电压端;以及
该脉宽调变电路进一步包含:
一第八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系统电压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其栅极端用以接收该发光信号;
一第九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系统电压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
一第十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八晶体管的第二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其栅极端用以接收该发光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脉幅调变电路进一步包含:
一第十一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一脉幅调变电压馈入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
该脉宽调变电路进一步包含:
一第十二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一脉宽调变电压馈入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
一第三电容,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端,其第二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第七晶体管、该第九晶体管、该第十一晶体管及该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端皆用以接收一第三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发光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脉幅调变电路及该脉宽调变电路;
一第十三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发光控制电路,其栅极端用以接收该发光信号;以及
一发光二极管,其阳极端电性连接该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其阴极端电性连接一第二系统电压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灰阶度使用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
在该第一模式下,该脉宽调变电压馈入端的电压为可调变的,该脉幅调变电压馈入端的电压为固定的,
在该第二模式下,该脉宽调变电压馈入端的电压为固定的,该脉幅调变电压馈入端的电压为可调变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第十四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一第一集成电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脉宽调变电压馈入端;
一第一多工器,电性连接该第十四晶体管的栅极端,该第一多工器用以控制该第十四晶体管导通的时点;
一第十五晶体管,其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集成电路,其第二端电性连接该脉幅调变电压馈入端;以及
一第二多工器,电性连接该第十五晶体管的栅极端,该第二多工器用以控制该第十五晶体管导通的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件及旱地滑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级六轴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