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参变色唇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3339.4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2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富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37;A61K8/81;A61K8/67;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99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参 变色 唇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参变色唇膏,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油25‑45份,固态脂蜡15‑40份,脂肪酸酯5‑20份,氢化共聚物5‑20份,着色剂0.02‑0.2份,维生素E衍生物0.01‑0.1份。本发明通过氢化蓖麻油,棕榈油,人参油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小分子油脂进入皮肤,增加唇部皮肤的滋润效果,淡化唇部细纹,实现更好的唇膏涂覆效果,并且通过人参油与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协同作用,可以对唇部皮肤起到消炎镇静的作用,避免唇部肌肤对唇膏产生刺激性反应,特别适合唇部肌肤敏感的人群使用,同时采用棕榈蜡,蜂蜡,羊毛脂协同作用在唇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耐水膜,减少皮肤中的水分蒸发,达到保水却不油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参变色唇膏,涉及A61K,具体涉及梳妆用的配置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美貌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抹漂亮的唇色总能给别人带来美好的印象,但是大多数人群的唇部皮肤较干,唇膏在嘴唇上长时间停留会导致唇部出现细纹,甚至唇部皮肤出现脱皮的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唇部皮肤发炎,发痒,这是由于唇膏涂覆于嘴唇后只是运用颜料在唇部发生简单的附着,颜料不具有润湿的效果,作用于皮肤后会导致唇部肌肤变干,出现脱皮现象。市面上现有的产品通过加入酯类保湿成分,增加唇膏的湿润度,防止唇部皮肤起皮,出现细纹,但是引入的酯类成分唇部肌肤不易吸收,在唇部表面形成厚厚的油膜,大大影响使用感受。
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928434.0公开了一种渐变色水润修复唇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地蜡、微晶蜡等蜡质成分,使唇膏在唇部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不沾杯,但是加入的地蜡、微晶蜡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危害,长期使用误食后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459462.2公开了一种具有修复效果的变色润唇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引入植物提取物使唇膏达到舒缓修复的功效,但是加入的成分过多,制备工艺较繁琐,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发明内容
为了淡化唇部细纹,修复唇部肌肤屏障,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参变色唇膏,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油25-45份,固态脂蜡15-40份,脂肪酸酯5-20份,氢化共聚物5-20份,着色剂0.02-0.2份,维生素E衍生物0.01-0.1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油30-38份,固态脂蜡25-35份,脂肪酸酯8-15份,氢化共聚物10-15份,着色剂0.08-0.2份,维生素E衍生物0.03-0.08份。
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油35份,固态脂蜡28份,脂肪酸酯10份,氢化共聚物13份,着色剂0.1份,维生素E衍生物0.0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植物油选自橄榄油、霍霍巴籽油、乳木果油、茶籽油、杏仁油、人参油、蓖麻油、棕榈油、椰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蓖麻油为蓖麻油衍生物,优选的,所述蓖麻油衍生物选自脱水蓖麻油、聚合脱水蓖麻油、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脂肪酸、脱水蓖麻油脂肪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蓖麻油为氢化蓖麻油,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氢化蓖麻油,棕榈(ELAEIS GUINEENSIS)油,人参油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氢化蓖麻油,棕榈油,人参油的重量比为(20-25):(10-15):(0.01-0.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氢化蓖麻油,棕榈油,人参油的重量比为(21-24):(12-14):(0.1-0.2),进一步优选,所述氢化蓖麻油,棕榈油,人参油的重量比为23:13: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富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富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3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