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可调的二极管裁脚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70771.8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H01L21/67;H01L21/677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何新华 |
| 地址: | 52343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可调 二极管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可调的二极管裁脚设备,包括上压组件、第一下压组件、第二下压组件、裁切组件、第一输料带结构、第二输料带结构、废料收集组件、第一成品收集组件、第二成品收集组件、出料输送带;所述第一输料带结构、第二输料带结构均包括输料条、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轮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料条连接;所述输料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均线性阵列设置有若干二极管嵌合槽,所述输料条内部并且位于所述二极管嵌合槽的下方设置有弹性拉带收纳槽,所述弹性拉带收纳槽内设置有弹性拉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批量完成二极管的引脚裁切,并且可因应不同型号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适用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高效可调的二极管裁脚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12366157A,专利名称为一种太阳能二极管自动切脚机构,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二极管自动切脚机构,其通过对二极管进行逐个连续切脚处理,可有效提高二极管加工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简化加工方式,提高加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同时二极管加工完成后的长度一致性提高,有效提高生产质量,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固定槽板、四组支腿和两组传送轴,四组支腿的顶部均匀安装在固定槽板的底部外侧,两组传送轴分别纵向转动安装在固定槽板的内壁左侧和右侧,两组传送轴的前端均穿过固定槽板的前侧壁并伸出至固定槽板的前方。该技术通过对二极管进行逐个连续切脚处理,可有效提高二极管加工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简化加工方式,提高加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同时二极管加工完成后的长度一致性提高,有效提高生产质量,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太阳能二极管自动切脚机构。而该专利存在的缺陷是工作效率低,每次仅能逐个裁切,并且传料槽不能因应产品型号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导致适用率低。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可调的二极管裁脚设备,可批量完成二极管的引脚裁切,并且可因应不同型号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适用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可调的二极管裁脚设备,包括上压组件、第一下压组件、第二下压组件、裁切组件、第一输料带结构、第二输料带结构、废料收集组件、第一成品收集组件、第二成品收集组件、出料输送带;所述上压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电机、第一升降轴、第一安装板、第一上压板、第二上压板,所述第一升降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上压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上压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压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压板的下方;所述裁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上压板和所述第二上压板之间;所述废料收集组件包括废料导槽、废料收集箱,所述废料导槽设置在所述裁切组件的正下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和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之间;所述废料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废料导槽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废料导槽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第一输料带结构紧邻所述第一下压组件设置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废料导槽的一侧;所述第二输料带结构紧邻所述第二下压组件设置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废料导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品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料带结构出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成品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料带结构出料口的一端;所述出料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废料导槽的正下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成品收集组件和所述第二成品收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输料带结构、第二输料带结构均包括输料条、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轮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料条连接;所述输料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均线性阵列设置有若干二极管嵌合槽,所述输料条内部并且位于所述二极管嵌合槽的下方设置有弹性拉带收纳槽,所述弹性拉带收纳槽内设置有弹性拉带;所述二极管嵌合槽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弹性拉带收纳槽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弹性拉带的上表面均线性阵列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条形孔并且延伸进所述二极管嵌合槽内的限位块;所述弹性拉带收纳槽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拉带收纳槽连通的腰型孔,所述弹性拉带的两侧均通过螺栓与所述腰型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0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