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检测模具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0621.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1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锵;王宗垒;刘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1/3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 塑料 加工 流动性 检测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检测模具,包括上下排布且可竖向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下模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形状不变的检测通道,检测通道朝向上模具有开口,下模位于开口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上模与检测通道对应设置有下降时伸入开口挤压热固性塑料的压块,检测通道其中一端作为起始端,上模对应起始端沿竖向设置有进料通道,上模上方设置有供热固性塑料粉倒入进料通道的料斗及热固性塑料粉倒完后将进料通道封闭的堵头。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确计量检测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的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检测模具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固性塑料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检测模具,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模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型塑料。所以,加工流动性在热固性塑料(蜜胺、酚醛树脂等)压制成型生产中影响巨大,估对其进行一种统一标准的预测非常必要。
传统的检测方式将软化的热固性塑料倒于高温平台上,由液压机将热固性塑料向平台挤压,使其向外侧延伸,最后估算其延伸面积,这样的方式过于粗略,对于产品的改进和提高难以起到很好的支撑和参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920425598.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酚醛模塑料流动性检测装置,通过压杆保持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温度,将物料注入螺旋状的金属模具内,根据每60秒物料硬化时被填充的螺旋长度测定物料的流动性,螺旋长度则通过标识点观察,该种结构的检测装置存在如下弊端:①材料熔化后才进入金属模具内,进入过程中流动性存在损失;②由压杆从材料尾端推动材料前进,材料各个位置受压不均匀;③流道呈螺旋状,流动过程中转向时存在阻尼,影响正常流动;④流道呈螺旋状,刻度标注于流道,由于螺旋状的流道半径时刻存在变化,等距刻度的指示作用过于粗略,无法用于严谨比对;⑤流道呈螺旋状,提高加工难度,降低精度的同时增加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计量检测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的热固性塑料加工流动性检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下排布且可竖向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形状不变的检测通道,所述的检测通道朝向上模具有开口,所述的下模位于开口边缘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所述的上模与检测通道对应设置有下降时伸入开口挤压热固性塑料的压块,所述的检测通道其中一端作为起始端,所述的上模对应起始端沿竖向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的上模上方设置有供热固性塑料粉倒入进料通道的料斗及热固性塑料粉倒完后将进料通道封闭的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量的热固性塑料置入检测通道后加热热固性塑料粉,使其熔化流动后由压块进行挤压,使热固性塑料沿检测通道流动,一定时长后分离上模和下模,通过刻度即可读出流动距离,将该流动距离作为热固性塑料的精准流动指数,通过计算可以获得体积,将材料量、温度、作用力、作用时长进行定量,即可将不同热固性塑料置入分别进行检测,获得的流动指数进行精准比较,对于产品的改进和提高起到很好的支撑和参考,此外,堵头将进料通道封闭避免热固性塑料溢出,相较传统的检测设备,①材料在模具内部加热,减少流动性存在损失;②压块对材料各处持续均匀受压;③流道呈直线状,减少流动过程中的阻尼,等距刻度更为精确,可用于严谨比较,易于加工,提高精度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检测通道位于起始端下方设置有下陷部分,所述的压块设置有延伸至下陷部分的延伸部分,所述的下陷部分侧面设置有沿下模长度逐渐提升至检测通道的引导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陷部分用于容纳更多的热固性塑料,而延伸部分能够将该部分更好的挤出下陷部分,同时,配合引导坡道使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更为顺畅,保证检测数据具有足够的参考性及检测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0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