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9244.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兰栋;赵健;王锴;徐惠惠;胡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38/00;E01C5/0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199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胶结 骨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混凝土胶结骨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5%~25%,胶结料0~10%,颜料0~3.7%,骨料67%~75%,粘结剂0.05%~2.2%,分散剂0.1%~0.48%。本发明的上述包括水泥、胶结料、颜料、骨料、粘结剂和分散剂的混凝土胶结骨料,成品具有贯穿孔隙,具有透水性高可储存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铺装材料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城市环境问题,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或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胶结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或胶结料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针对不同环境和个性要求的装饰风格,透水混凝土在各大城市都在大量推广并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当前市面上所制备的混凝土基本上可以达到强度要求,但是往往存在透性较差的缺陷。而当前混凝土生产时通常包括:先在搅拌机内投入水泥、骨料,再加入一半的水用量,搅拌,然后加入添加剂(外加剂、颜料等),搅拌,最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出料,再进行铺摊,振捣,抹面,养护等后续施工,存在以下缺点:1、生产透水混凝土材料半成品即生产即用,产品使用有时间限制;2、现场搅拌使用骨料,水泥,胶结料,颜料等材料,施工粉尘严重,污染空气和地面,产生固废等垃圾;3、搅拌时加水量不宜控制,透水混凝土半成品,存在粘接能力差,施工质量和透水率不易控制;4、现场搅拌需要水,电,原材料,搅拌设备等设备,需要人力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水泥、胶结料、颜料、骨料、粘结剂和分散剂的混凝土胶结骨料,成品具有贯穿孔隙,具有透水性高可储存性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5%~25%,胶结料0~10%,颜料0~3.7%,骨料67%~75%,粘结剂0.05%~2.2%,分散剂0.1%~0.48%。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结料包括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和硬脂酸盐的混合物。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无机矿物颜料和有机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为单粒径骨料,所述骨料的表观密度>2500kg/m3,0.6mm≤粒径≤9.5mm。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建筑胶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胶结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干粉或木质素磺酸盐。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混凝土胶结骨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水泥和分散剂混合,得到物料A;
步骤二、将粘结剂加入到骨料中,搅拌30s~45s,得到物料B;
步骤三、将步骤一所述物料A加入步骤二所述物料B中,搅拌30s~45s,得到物料C;
步骤四、筛分步骤三所述物料C,筛上物为物料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尧柏特种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9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能耗监测系统
- 下一篇:垃圾焚烧炉及其一次风室支撑梁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