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盘连接装置及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66435.6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1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郄晨芳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硬盘 连接 装置 服务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硬盘连接装置及服务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引脚、第二组引脚和N个第三组引脚;第一连接器与服务器的背板上的第三连接器连接,第一组引脚均分别与N个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组引脚连接,第二组引脚与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第三组引脚与第i个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组引脚连接,第i个第二连接器还与第i个硬盘连接;控制模块的第i个第二端与第i个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引脚连接。本方案中连接N个硬盘的引脚都与服务器的背板进行了连接,服务器开机一次就可覆盖支持N个硬盘的所有链路,然后通过控制模块选择硬盘,进而测试支持该硬盘的链路的功能的正确性,不需开关机来更换硬盘并重新覆盖链路,节省开关机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盘连接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服务器的背板的设计中,背板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只支持SATA(Serial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和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连接SCSI)硬盘的背板、只支持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非易失性存储器标准)硬盘的背板、还有既支持SATA和SAS硬盘又支持NVME硬盘的背板。针对不同客户的差异性需求以及优化服务器空间利用率,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选用既支持SATA硬盘又支持NVME硬盘的背板。现有技术中,在做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制电路板组件)功能测试的时候,为了保证服务器上支持SATA硬盘和NVME硬盘的链路的功能的正确性,需要先在服务器的背板上连接SATA硬盘,服务器开机后覆盖支持SATA硬盘的链路并测试其功能的正确性,然后关机替换NVME硬盘,再开机后服务器会重新覆盖支持NVME硬盘的链路并测试其功能的正确性,上述测试方法复杂且浪费重复开关机的时间,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盘连接装置及服务器,该方案中连接N个硬盘的引脚都与服务器的背板进行了连接,服务器开机一次就可覆盖支持N个硬盘的所有链路,然后通过控制模块选择硬盘,进而测试支持该硬盘的链路的功能的正确性,不需开关机来更换硬盘并重新覆盖链路,节省开关机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硬盘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控制模块和N个第二连接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1个第一端和N个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组引脚、第二组引脚和N个第三组引脚,其中,所述第一组引脚为N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共用且传输相同信息的引脚,所述第二组引脚为N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共用但传输不同信息的引脚,第i个所述第三组引脚为第i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单独使用的引脚,1≤i≤N;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服务器的背板上的第三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组引脚均分别与N个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组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组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i个所述第三组引脚与第i个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组引脚连接,第i个所述第二连接器还与第i个硬盘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i个第二端与第i个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组引脚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自身第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自身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可控开关模块,所述可控开关模块包括1个第一端和N个第二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i个第二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i个第二端;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可控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SOC控制器。
优选的,在N为2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为同时支持SATA协议和NVME协议的连接器,第1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支持SATA协议的连接器,第2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支持NVME协议的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6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