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矿物质绝缘预分支防火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6230.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耿郁;陈文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友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7/285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矿物质 绝缘 分支 防火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矿物质绝缘预分支防火电缆,包括:主干电缆及支线电缆,在所述主干电缆与支线电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保护盒,一C型夹,两个第一加固缆夹,若干第二加固缆夹;其中,所述保护盒内填充有密实的注塑固化物,所述注塑固化物完全覆盖保护盒内的所述主干电缆的缆体、支线电缆的缆体、主干电缆与支线电缆的连接处、第一加固缆夹及第二加固缆夹。本发明通过三方面协同提高矿物预制分支电缆的分支连接部位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的效果提高明显,且兼具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矿物质绝缘预分支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预制分支电缆具有配电成本低、现场施工周期短、不受施工现场空间环境条件限制等诸多优点。其广泛地应用在住宅楼、办公楼、写字楼、商贸楼等中,高层建筑中作为供、配电的主、干线电缆使用。目前,国家针对预分支电缆颁布了JB/T 10636-2006《额定电压0.6/1kV(Um=1.2kV)铜芯塑料绝缘预制分支电缆》的相关标准,但针对矿物质预制分支电缆,目前尚无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
矿物预制分支电缆是通过主干线和分支线通过压接的方法连接,为此需要剔除连接部分的护套和绝缘材料。而因矿物绝缘电缆的绝缘是矿物质材料,若有少许的潮气进入,会使电缆的绝缘性能急剧下降,导致电缆击穿。为此,本领域针对矿物质预分支电缆的研发热点,主要集中在分支连接部位的防水阻水设计。
如公告号为CN11368998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矿物绝缘防火阻水预分支电缆,包括主电缆、分支电缆和连接体,分支电缆通过连接体连接在主电缆上,主电缆和分支电缆结构相同,均从里到外由导电线芯、绝缘层、铜金属隔离套、外护套构成,连接体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在主电缆和分支电缆连接处的C型铜压接环、矿物绝缘层、连接体铜金属隔离层、阻水层和连接体外护层,连接体与主电缆及分支电缆的连接端头上均设置有热缩防水套。本发明声称彻底解决了电缆进水致使电缆击穿等运行故障频发的难题,便于推广使用。
然而,经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矿物预制分支电缆一般会在分支连接部位注塑成型一个分支联接体,以保护主干线和分支线的连接处,然而通过常规的注塑方法得到的分支联接体的抗拉强度较差,在对预制分支电缆进行铺设时,对分支线的拉力或多次弯折都存在造成主干线和分支线连接不稳的现象,影响电缆的使用,严重时分支线在分支连接部位发生断裂。
公告号为CN2014497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预制分支电缆,包括主电缆和与其连接的分支电缆,主电缆和分支电缆的连接处外设有绕包层,所述主电缆的导体和分支电缆的导体之间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上与采用压接方式相比省略了压接附件,结构更紧凑,且强度也更高。其抗拉强度由压接方法的连接前的80%提升到110%,紧固性能更好。
公告号为CN2136016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分支电缆,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底部设置有主缆,所述主缆的顶部贯穿至保护盒的顶部,所述主缆的左侧且位于保护盒的内腔连通有支缆,所述支缆远离主缆的一端贯穿至保护盒的顶部,所述主缆和支缆均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有加强层。其通过设置保护盒、基层、绝缘层、加强层、抗拉层、阻燃层、耐腐蚀层、耐老化层、旋钮、螺纹杆、压板、卡齿板、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和丁腈橡胶层,解决了现有预制分支电缆强度较低外力拉伸影响下容易出现断裂破损的问题,该预制分支电缆,具备强度高抗拉伸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友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友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6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