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长模型的输电线走廊树障隐患超前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62788.9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元;陈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26;G06V10/764;G06V10/30;G06K9/62;G06Q10/04;G06Q50/0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王悦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长 模型 输电线 走廊 隐患 超前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生长模型的输电线走廊树障隐患超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采集到的输电线路走廊激光点云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去噪和分类,提取出电力线点云和植被点云;
步骤2.对植被点云进行单木分割,提取出单木点云,并获取单木点云的树高、位置和树种信息;
步骤3.利用理查德生长方程,结合相应树种的样方数据,建立该树种的树高与树龄之间的关系,拟合得到树木生长模型;
步骤4.将步骤2提取出的各单木树高通过生长模型计算出各单木当前树龄;
步骤5.将给定的预测时间点的时长跨度加在当前单木树龄上,得到给定时间点的树龄,再结合树木生长模型预测出该时间点的树木高度;
步骤6.对步骤1提取出的电力线点云以安全距离为半径生成三维缓冲区,并对生成的缓冲区进行分段;
步骤7.对分段后的各段电力线缓冲区生成包围盒,同时对各单木点云也生成包围盒;
步骤8.将各单木包围盒和电力线缓冲区分段包围盒进行相交测试;如果相交,则执行步骤9,如果不相交,则判定该单木不是树障隐患;
步骤9.满足包围盒相交条件下,再遍历电力线点云和单木点云计算它们间的最小距离是否大于安全距离;若大于安全距离,则判定该单木不是树障隐患,如果小于安全距离,则该单木为树障隐患;
步骤10.基于上面检测的结果,获得整个输电线路走廊的树障隐患情况;
步骤11.提取最终的树障隐患信息,包括:隐患树木位置,隐患树木种类,树障发生的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27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