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及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62115.3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6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象兵;张宇航;沈柳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1/12;H01H73/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徐炜豪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 器用 漏电 保护 结构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及断路器,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手柄弹簧(1),手柄弹簧(1)的一端连接线路板(2),手柄弹簧(1)的另一端延伸至手柄外侧并设有转动部(3),转动部(3)上分别设有第一通电触点(4)和第一断开触点(5),转动部(3)的一侧设有取电部(6),取电部(6)的外侧连接L极接线板。本发明通过对取电结构的优化,能够使取电位置的断开时间晚于动静触头的断开时间,并避免其在通电触点的高温碳化,具有取电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取电结构,特别是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断路器中线路板通过导线直接连接L极接线板,当线路板检测到漏电问题时,驱动电磁机构带动脱扣器动作使动、静触头相互断开,实现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同时,当断路器跳闸后线路板的供电电源切断,使得脱扣器随之断开。但安装人员在接线时经常会将进出线端反接,即外部线路从出线端接入,而内部线路从进线端接入,从而导致当漏电电流经线路板打开脱扣器时,脱扣器不会随断路器的跳闸一同断开,而是持续通电工作直至烧毁,从而大大缩短了脱扣器的工作寿命;同时线路板也会处于持续通电状态,造成较大损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断路器会在L极和线路板之间加装一个取电机构,使得断路器的断开动作能够带动取电机构一同断开,进而使线路板断电。如专利202021880008.9《断路器用取电机构》中,通过在两个执行机构之间设置取电机构,使得执行机构的动作能够带动动触头弹簧和取电弹簧相互分离,进而使线路板断开。该结构虽能实现对线路板的断开动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触点在线路断开时会瞬间释放大量的电弧并产生火花,使得触点位置会在短时间内达到6000℃的高温。而该缺陷导致取电机构的触点位置会因断路器的多次断开产生高温碳化,从而影响线路板的接电稳定性和漏电保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厂家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加粗取电线路的线径或采用耐高温性能更好的材料,但该方式仅能有限缓解机构的稳定性问题,断路器在长期使用后仍会出现碳化现象并造成取电线路的失效。
因此,现有的断路器取电结构存在取电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及断路器。它具有取电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手柄弹簧,手柄弹簧的一端连接线路板,手柄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手柄外侧并设有转动部,转动部上分别设有第一通电触点和第一断开触点,转动部的一侧设有取电部,取电部的外侧连接L极接线板。
前述的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中,所述取电部上分别设有第二通电触点和第二断开触点,第二通电触点和第二断开触点呈相互错位设置;当断路器连通时,取电部的第二通电触点和转动部的第一通电触点相互贴合,当断路器断开时,取电部的第二断开触点和转动部的第一断开触点相互分离。
前述的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中,所述取电部为弹性片,弹性片上设有朝转动部方向倾斜设置的倾斜部,倾斜部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通电触点位于凸起部上,所述第二断开触点位于倾斜部上。
前述的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中,所述转动部的外形为圆弧形,第一通电触点和第一断开触点分别设置在转动部的两端,转动部在靠近第一断开触点的一端设有挤压部,第一断开触点位于挤压部上。
前述的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中,以手柄在断路器断开时的转动方向为A向,所述第一通电触点位于转动部的靠近A向一端,所述第一断开触点位于转动部的远离A向一端。
前述的一种断路器用漏电保护取电结构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断路器壳体内分别设有线路板、手柄、取电部和L极接线板,手柄内连接手柄弹簧,手柄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手柄弹簧的一端连接线路板,手柄弹簧的另一端和取电部相互贴合,取电部的外部连接L极接线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2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