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水质预处理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0574.8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刘文杰;姚镇炀;赵晓萍;李灏;胡莺;周波;胡志远;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C12Q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水质 预处理 快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污水水质预处理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获得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
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
结合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对应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确定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和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均包括:金属含量数据和微生物种类排布数据的其中一个或多于一个;和/或,所述结合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对应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确定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包括:将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作为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包括:结合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从第一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中筛选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其中,所述第一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包括多种待选污水水质检测,且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在先设置有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获得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水质检测数据,其中,所述污水水质检测数据包括重金属种类和微生物种类中至少一种;
从第二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中搜寻出与所述污水水质检测数据关联的不少于一个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以构成所述第一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包括:对涵盖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水数据进行校验,获得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多种局部重要描述内容;结合所述多种局部重要描述内容,获得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
其中,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为涵盖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水数据;所述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包括:
将所述范例污水数据与涵盖各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的待选污水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分别与各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情况;
抽取对应的所述污水成分关联情况符合在先设置指令的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作为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
6.一种污水水质预处理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
污水检查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结合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对应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确定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和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均包括:金属含量数据和微生物种类排布数据的其中一个或多于一个;和/或,所述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结合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对应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确定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包括:将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作为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的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确定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包括:结合所述污水成分关联的污水主题标签,从第一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中筛选与所述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关联的范例污水水质检测;其中,所述第一待选污水水质检测簇包括多种待选污水水质检测,且所述待选污水水质检测在先设置有范例污染物质含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常熟)有限公司,未经未名环境分子诊断(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05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椎体
- 下一篇:片上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方法及片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