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S并发递归数调度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0403.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超;陈政璋;吴琦;邢志杰;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5 | 分类号: | G06F16/955;G06F16/903;G06F21/55;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劳奕琴 |
地址: | 101408 北京市怀柔区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s 并发 递归 调度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DNS并发递归数调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设定DNS服务器的整体最大并发递归数;将整体最大并发递归数分为一级调度时的第一最大并发递归数和二级调度时的第二最大并发递归数;递归查询先经一级调度,在当前的并发递归数达到第一最大并发递归数时,进入二级调度;将第二最大并发递归数再划分为多个slot数;计算落入的slot ID号,若落入的slot ID号对应slot的当前并发递归数小于每个slot的最大并发递归数,则发出递归查询。本申请在满足正常DNS递归查询的前提下,针对异常的DNS递归查询或攻击,也能将它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减少对正常流量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域名解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NS并发递归数调度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NS递归查询需要向外部DNS服务器发起DNS查询,以获得所需的DNS记录。但是由于每个DNS递归查询链接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资源(本机的IP端口,每个链接的内存数据结构等),所以基本上所有的DNS服务器软件都有对最大并发递归数的限制。如果当前有大量的递归外出查询,当外出递归查询的链接数达到设置的最大值,则不再产生新的递归查询链接,而是直接返回servfail状态给查询客户端,从而保证系统资源不会被过分消耗。
目前主流的DNS服务器软件(以BIND为例),最大并发递归数是一个全局参数,即意味着所有的外出查询都会消耗这个值。在通常情况下,由于DNS cache的存在,DNS递归查询会比较随机,所以这种全局共享机制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一些攻击等极端情况下,这种机制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某类攻击源就只攻击attack.com这个域:为了消耗系统资源,攻击者发起大量的attack.com的随机域名,这些域名因为是随机的,所以不会命中cache,这样就会触发递归查询,当触发到最大并发递归数后,这样正常的的递归查询就不会被服务,从而导致正常查询无法应答。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DNS并发递归数调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从而在满足正常DNS递归查询的前提下,针对异常的DNS递归查询或攻击,也能将它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减少对正常流量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NS并发递归数调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设定DNS服务器的整体最大并发递归数;
将所述整体最大并发递归数分为一级调度时的第一最大并发递归数和二级调度时的第二最大并发递归数;
所有的递归查询先经过一级调度,在当前的并发递归数达到设定的第一最大并发递归数时,进入二级调度;
将所述第二最大并发递归数再划分为多个slot数,形成每个slot的最大并发递归数;
计算落入的slot ID号,如若落入的slot ID号对应slot的当前并发递归数小于每个slot的最大并发递归数,则向外发出递归查询的请求。
进一步地,计算落入的slot ID号包括:
查询域名获得计算所需的域;
通过域计算对应域的哈希值;
对哈希值和slot数量求余,得到所述slot ID号。
进一步地,在一级调度时,若当前的并发递归数未达到设定的第一最大并发递归数时,将当前的并发递归数加一,同时保存状态;若递归查询应答后或查询超时后,若检测到所述递归查询来一级调度时,则将一级调度时的当前并发递归数减一。
进一步地,在二级调度时,发出递归查询后,对指定slot的当前并发递归数加一,同时保存slot ID号;当递归查询应答后或超时后,若检测到该递归查询来自二级调度,则将所述slot的当前并发递归数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0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