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及所用微杆菌培养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58902.0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181869B 公开(公告)日: 2023-07-21
发明(设计)人: 邹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新溢生物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合伙)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R1/01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201906 上海市宝***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杆菌 液体 发酵 制备 所用 培养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杆菌培养基,其由以下成分组成:葡萄糖5~5.5g,大豆蛋白12.5~13g,氯化钠10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自然pH。该微杆菌培养基可用于发酵培养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2,所述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2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409。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XY‑2的用途:对梨采后青霉病具有抑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培养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大量利用,出于对于资源耗竭的担忧,人们一直尝试各种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有效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生物资源竞争的战略重点。因此新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鉴定和功能探究是当今微生物研究的重点。

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果树采后病害是导致新鲜水果、蔬菜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空间竞争、营养竞争、释放抑菌物质等方法抑制采后病原菌的生长。而大部分采后病原菌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由于真菌毒素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千亿美元,而其进食后会导致人畜急慢性中毒,对人畜造成的危害难以统计,因此真菌及其毒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降毒素方法有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法,物理、化学降毒素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对养殖者来说适用性较低,而微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性、环保性,因此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玉米微杆菌繁殖迅速,具有抑制扩展青霉、禾谷镰刀菌以及降解呕吐毒素的潜在功能。目前对玉米微杆菌的研究极少,若要将该菌种进行实际的工业化应用,则需要探究其培养基条件。

培养基对细菌的培养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新菌种的运用,需要食品级、无害、经济的培养基,因此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是实际工业应用微生物培养的核心环节。常见的细菌培养基价格较高、安全性较低,并不适合工业生产和应用,因此,开发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培养基十分必要。

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种属(Microbacterium trichotecenolyticum)目前已知有多种用途,例如为:

1、201910479941.0的发明《一株微杆菌及其在转化芦苇秸秆水解物制备微生物絮凝剂中的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BWL109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36。微杆菌可以耐受高浓度的芦苇秸秆水解物,同时可以利用芦苇秸秆水解物中丰富的还原糖作为唯一碳源发酵生产微生物絮凝剂。

2、201810298599.X的发明《一种自主驯化的菌株Y2及其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Y2(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Y2),去除电解锰渣中As、Cr、并回收氨氮(NH3-H)、锰(Mn)、镁(Mg)、硫酸根离子,

3、201810138380.3的发明《一种自主驯化的菌株Y1及其应用》公开了解单端孢菌素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去除电解锰渣中As、Cd、Cr,并回收氨氮(NH3-H)、锰(Mn)、镁(Mg)、铁(Fe)、硫酸根离子。

4、201711211310.8的发明《一种能用于沙漠植物的固氮解磷促生菌及其菌剂与其应用》公开了Microbacterium trichothecenolyticum SPJ01,微生物固氮菌在土壤中对作物提供氮素和磷素的应用,缓解由于氮磷缺乏导致的生长受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杆菌的液体发酵制备法及所用微杆菌培养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溢生物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合伙),未经上海新溢生物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