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模型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8183.2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9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啸宇;楼冠男;顾伟;李珂;杨志淳;杨帆;沈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7;G06N3/12;G06F111/06;G06F1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丹 |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导纳 模型 逆变器 仿真 建模 优化 方法 | ||
1.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模型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参数化恒导纳开关的稳态匹配值确定逆变器中的部分参数;
S2:采用参数化恒导纳开关替换电路中开关,先对单个逆变器建立状态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系统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S3:根据系统的状态矩阵,构造谱半径与逆变器参数间的关系,并根据谱半径-稳定性原理确定系统稳定域;
S4:将状态矩阵按编号分块,以暂态收敛速度、波动大小、系统耦合程度的加权平均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参数;
S5:对各逆变器进行桥臂交叉初始化,通过状态切换时刻上下桥臂间交叉赋值,进一步削弱暂态波动,提升系统动态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模型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参数化恒导纳开关建模过程中,基于数值积分的思想构建初步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针对恒导纳开关导纳恒定的特性,根据如下公式,利用后退欧拉法建立离散化模型:
其中,Δt表示系统的仿真步长;L表示恒导纳开关等效的电感量,C表示等效的电容量;iON,t和iOFF,t分别表示开关导通关断时流经开关的电流;uL,t和uC,t分别表示开关导通关断时两端的电压;
S12:基于式(1),将历史电压、电流源前的系数进行参数化处理,根据如下公式,用待定系数替换式(1)中的t-1时刻值前系数:
S13:将式(2)写成式(3)所示输出形式,以导通电压、关断电流作为输出值,并根据离散系统Z函数终值定理,解出参数βON=1,αOFF=-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模型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基于状态空间相关原理,按以下步骤建立多逆变器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S21:基于多逆变器系统的拓扑结构,用参数化恒导纳开关模型代替传统的开关函数模型,根据如下公式,对单逆变器进行状态空间建模:
S22:基于式(4)的单逆变器状态空间表达式,考虑连接阻抗,根据如下公式,构造多逆变器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u11,t,i12,t,i1L,t,u21,t,i22,t,i2L,t]T=A[u11,t-1,i12,t-1,i1L,t-1,u21,t-1,i22,t-1,i2L,t-1]T+C (5)
式中,下标第一位表示逆变器编号,第二位1、2分别表示上下桥臂,L表示电感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参数化恒导纳模型的多逆变器仿真建模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针对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根据如下公式:
ρ(A)=max{|λ1|,|λ2|,...,|λn|} (6)
其中,λi表示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运用式(6)获取系统状态矩阵的谱半径,并利用谱半径-α、β等高线图,构造谱半径关于逆变器参数α、β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1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