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错位咬合抗拉固定支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3567.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霍钊;高红兵;李培刚;吴梦笛;赵雄;兰才昊;高航;陈金连;顾伟仕;于天雨;李俊奇;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B25/1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位 咬合 固定 支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错位咬合抗拉固定支座结构,包括下支座、上支座、下半预埋钢底座、上半预埋钢底座、铰轴和连接螺栓组件,下支座和上支座两端设有支座错位咬合结构,中部位置设有燕尾槽结构;下半预埋钢底座和上半预埋钢底座两端设有与下支座和上支座相对应的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其中部位置设有与燕尾槽结构相对应的燕尾榫结构;支座错位咬合结构与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相互咬合;燕尾槽结构与燕尾榫结构相互结合;连接螺栓组件分别将下支座和下半预埋钢底座以及上支座和上半预埋钢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铰轴横向贯穿下支座和上支座并将两者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装、拆卸更便捷,有效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支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错位咬合抗拉固定支座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领域,一直存在着单轨轨道梁倾覆的危险,相关技术中,轨道交通系统的普通固定支座其承载能力和抗拉性能有待提高,其它抗拉压固定支座有着施工安装繁琐、整体性不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错位咬合抗拉固定支座结构,用带有错位咬合结构、燕尾榫结构的半预埋钢底座和支座共同承担轨道梁和盖梁或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拉力、压力,用支座传递轨道梁和盖梁或用支座传递轨道梁和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压力,有效地解决了安装步骤繁琐,支座不能更换等问题,提高了轨道梁固定支座的抗倾覆性和抗剪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错位咬合抗拉固定支座结构,包括下支座、上支座、下半预埋钢底座、上半预埋钢底座、铰轴和连接螺栓组件,其中:
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两端设有支座错位咬合结构,其中部位置设有燕尾槽结构;
所述下半预埋钢底座和上半预埋钢底座两端设有与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相对应的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其中部位置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结构相对应的燕尾榫结构;
所述支座错位咬合结构与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相互咬合;
所述燕尾槽结构与燕尾榫结构相互结合;
所述连接螺栓组件分别将所述下支座和下半预埋钢底座以及所述上支座和上半预埋钢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铰轴横向贯穿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并将两者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错位咬合结构包括下支座错位咬合结构和上支座错位咬合结构,所述下支座错位咬合结构和上支座错位咬合结构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的左右两端;
所述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包括下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和上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所述下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和上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半预埋钢底座和上半预埋钢底座左右两端;
所述下支座错位咬合结构与下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相互咬合;
所述上支座错位咬合结构与上半预埋钢底座错位咬合结构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结构包括下燕尾槽和上燕尾槽,所述下燕尾槽和上燕尾槽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下支座下部和上支座上部的中部位置;
所述燕尾榫结构包括下燕尾榫和上燕尾榫,所述下燕尾榫和上燕尾榫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下半预埋钢底座上部和上半预埋钢底座下部的中部位置;
所述下燕尾槽与下燕尾榫相互结合;
所述上燕尾槽与上燕尾榫相互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3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