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2813.5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军;孙卫明;赵敏孟;李家惠;杨坚;缪宏;张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5K7/20;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56;H01M10/65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赵荔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标 一体化 家禽 养殖 环境 智能 监测 传感器 | ||
1.一种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组件(100),所述安装组件(100)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安装壳体(102),所述安装壳体(102)朝上的一侧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侧连接有立轴(103);
风速风向监测组件(200),所述风速风向监测组件(200)包括连接在立轴(103)上的风速传感器(201),所述风速传感器(201)上方的立轴(103)上连接有风向传感器(202);
环境监测组件(600),所述环境监测组件(600)包括底板(604),所述底板(604)上侧连接有化学传感模块(601),所述化学传感模块(601)上方连接有安置台(603),所述安置台(603)上安装有粉尘传感器(607)、温度传感器(605)、湿度传感器(606)、二氧化碳传感器(608)和气压传感器(609);
供电组件(500),所述供电组件(500)包括连接在安装壳体(102)下侧的电源盒(502),所述电源盒(502)具有朝下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给传感器供电的电池(5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501)的一侧排布有若干第一散热棒(411),电池(501)的另一侧排布有若干第二散热棒(412)。
3.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进行投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400),所述冷却组件(400)包括若干与第一散热棒(411)一一对应的第一散热套(402)和若干与第二散热棒(412)一一对应的第二散热套(406),所述第一散热套(402)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散热棒(411)上,所述第二散热套(406)连接在对应的第二散热棒(412)上,所述第一散热套(402)内具有第一冷却通道(402a),所述第二散热套(406)内具有第二冷却通道(406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套(402)之间连接有第一冷却液管(403),所述第一冷却液管(403)内腔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套(402)的第一冷却通道(402a)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管(405)内腔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散热套(406)的第二冷却通道(406a)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外端的两个第一散热套(40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液循环液管(409)和紧靠第二散热套(406)的第二进液循环液管(404),所述第二进液循环液管(404)远离第一散热套(402)的一端与第二散热套(406)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传感模块(601)的一端设有进液管(601e),所述化学传感模块(601)的另一端设有出液管(601c),所述电源盒(502)内固定连接有抽液泵(407),远离第二进液循环液管(404)的第二散热套(406)上连接有出液循环管,所述出液循环管向上伸出的一端与抽液泵(407)的进液端连接,所述抽液泵(407)的出液端与进液管(601e)连接,所述出液管(601c)与第一进液循环液管(409)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指标一体化的家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502)内固定连接有出液座(401),所述出液座(401)的上侧连接有连接管(410),所述连接管(410)向上伸出的一端与出液管(601c)连接,所述第一进液循环液管(409)向上伸出的一端连接在出液座(401)的下侧,所述出液座(401)内具有出液通道(401a),所述连接管(410)内腔与出液通道(401a)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循环液管(409)内腔远离第一散热套(402)的一端与出液通道(401a)的另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8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极板应力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农业轻排放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