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层玻璃、成型方法及电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2742.9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蛟;李鑫;范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3/08;B32B7/12;B32B17/10;B32B33/00;H05B3/86;C03C17/00;C03C17/23 |
| 代理公司: | 苏州禾润科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5 | 代理人: | 勾昌羽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层玻璃 成型 方法 电热 系统 | ||
1.一种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表层玻璃、透明发热膜和第二表层玻璃;其中:
所述透明发热膜,通过透明的红外反射层与第一表层玻璃的内表面连接,通过透明的红外透射层与第二表层玻璃连接;所述透明发热膜为导电膜,且其接线端自第一表层玻璃和第二表层玻璃之间引出;
所述红外反射层,采用能够反射红外线的复合胶体;
所述红外透射层,采用能够透射红外线的胶体;
所述第二表层玻璃,为红外透射玻璃,能够允许红外线透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发热膜,包括绝缘透明薄膜基底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绝缘透明薄膜基底上;所述透明发热膜为导电膜,且其接线端从导电层引出;透明发热膜的导电层可以进行图案化设计,使夹层玻璃呈现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采用纳米导电线、金属网格、氧化铟锡、石墨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溅射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的超导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所述绝缘透明薄膜基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马来酰亚胺、聚二苯醚、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透射层为有机硅胶、环氧胶、EVA胶、UV胶、PVC胶、SCA胶、OCR胶、LOCA胶、OCA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反射层由空白胶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白胶为有机硅胶、环氧胶、EVA胶、UV胶、PVC胶、SCA胶、OCR胶、LOCA胶、OCA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
所述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中涉及的金属元素为铌(Nb)、锑(Sb)、钡(Ba)、镓(Ga)、锗(Ge)、铪(Hf)、铟(In)、镧(La),镁(Mg)、硒(Se)、硅(Si)、钽(Ta)、钛(Ti)、钒(V)、钇(Y)、锌(Zn),银(Ag)、铂(Pt)、金(Au)、铜(Cu)、铬(Cr)、铝(Al)、钯(Pd)、镍(Ni)以及锡(Sn)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通过溅射沉积在所述空白胶的表面,或通过胶水掺杂进到所述空白胶的体相内,其中,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纳米粒子在空白胶中掺杂质量分数为0.1%~30%;
其中,溅射沉积是指单层或多层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沉积;
其中,胶水掺杂是指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纳米粒子掺杂进空白胶的胶水体相中,再经热固化或UV固化得到;
或者,所述红外反射层是在体相掺杂后,再在空白胶的一面或双面溅射单层或多层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
8.一种夹层玻璃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提供透明发热膜,在透明发热膜的导电层边缘成型接线端;
步骤二、将透明发热膜的一侧面通过透明的红外反射胶与第一表层玻璃的内侧表面连接;
步骤三、将透明发热膜的另一侧面通过透明的红外透射胶与第二表层玻璃的内侧表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发热膜通过在绝缘透明薄膜基底上通过狭缝涂布纳米线、涂布石墨烯、或通过涂覆工艺与蚀刻工艺形成金属网格、或通过溅射氧化铟锡、溅射单层或多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形成。
10.一种电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夹层玻璃和电源,所述电源通过开关、导线与所述夹层玻璃的接线端连接;
可选择地,当使用夹层玻璃作为可摇下的车窗玻璃时,接线端通常是位于夹层玻璃的顶部和底部,并对应地,在车窗顶部的内框设置有与夹层玻璃顶部的接线端对接导通的引脚,夹层玻璃底部的接线端直接与导线连接,当车窗闭合时,顶部的接线端与内框的引脚连接,否则断开,从而可以保证车窗关闭之后并且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使电路导通,车窗摇下之后自动断开,避免耗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