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沥青基现制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2426.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方嘉金;姚志强;张科;宋敦清;雷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4 | 分类号: | D06N3/04;C09D4/02;C09D7/61;D06M15/11;D06M15/263;D06M13/148;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黄丽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基现制 卷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沥青基现制卷材,所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为多层叠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防水涂层、增强胎体层、第二防水涂层,所述第一防水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为丙烯酸盐喷膜材料。非沥青基现制卷材,采用丙烯酸盐喷膜反应型材料取代现有现制卷材防水涂层以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为主的材料,由原本靠水分溶剂挥发后固化改变成反应固化,极大程度缩短了防水涂层材料的成型时间,也降低了施工所需要气温、湿度等客观条件,解决了现卷材低温、高湿度环境运用不便、干燥速度缓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沥青基现制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防水卷材主要为湿铺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几大类。以上几类产品本身防水效果不错,但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极容易由于自身形变能力差使得粘贴不密实造成空鼓(比如阴阳角位置),传统的防水卷材施工安装时,由于材料本身先天特性,不同篇幅卷材连接时不可避免产生搭接边,尤其在大型施工现场,卷材施工面积大,卷材用量较多,搭接边数量大,因此搭接边处的处理难度大,由于搭接边难以满粘造成窜水,易产生漏水隐患。
现有现制卷材主要以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为防水层原料,其主要通过水分挥发后乳液成膜形成防水层。虽然解决了传统防水卷材粘贴不密实容易空鼓、难以满粘造成窜水的问题,但干燥速度与周边环境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特别是在低温、高湿度环境条件下(地下隧道),水分挥发速度极慢,涂料难以短时间内成膜形成防水层;厚涂容易起鼓,薄涂多次又容易导致涂层分层;对基面清洁度要求很高,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较大,有污物容易使涂膜产生缩孔等,施工条件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非沥青基现制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卷材低温、高湿度环境运用不便、干燥速度缓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沥青基现制卷材,所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为多层叠加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防水涂层、增强胎体层、第二防水涂层,所述第一防水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为丙烯酸盐喷膜材料。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丙烯酸盐喷膜材料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盐水溶液35~85份、交联剂4~12份、填料4~20份、助剂2~6份、防沉剂0.5~3份;
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盐水溶液35~85份、引发剂4~12份、防沉剂0.5~3份、助剂2~6份。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丙烯酸盐水溶液为丙烯酸镁水溶液、丙烯酸钙水溶液、丙烯酸钠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丙烯酸盐水溶液中丙烯酸盐的质量分数为25~60%。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交联剂为氢氧化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钛白粉、石英粉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沉剂为有机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防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上述非沥青基现制卷材中,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将丙烯酸盐水溶液、助剂和交联剂加入到分散缸中,以转速700~900r/min分散10~15min,然后在反应温度为45~55℃条件下,加入填料和防沉剂,提高转速为1200~1500r/min,分散30~40min,得到A组分;
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将丙烯酸盐水溶液、助剂加入到分散缸中,以转速700~900r/min分散10~15min,反应温度为40~60℃加入引发剂、防沉剂,然后以转速1000~1200r/min分散20~30min,得到B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青龙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征锂电池导电浆料分散状态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花纹块铝模钢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