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和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2223.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韩理理;杨康;巩世杰;张凯;冯威;鲁孟石;王军;王维东;张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9/08 | 分类号: | C08F259/08;C08F212/10;C08F220/44;C08F8/36;C08L69/00;C08L51/0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杨小龙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阻燃 抗熔滴 功能 添加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组合 | ||
1.一种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一种或多种氟化α-烯烃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其混合物为核层材料,向其中加入分散剂、去离子水,在100~500rpm下搅拌5~30min,制得均匀分散的核层含氟聚合物分散液;
(2)以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含氟聚合物分散液为种子,加入乙烯基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表面活性剂,升温至60-80℃,聚合4~8h后,制得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或经凝聚、离心,干燥后制得核壳结构聚合物粉末;
(3)将上述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或核壳聚合物粉末在磺化试剂中进行后磺化改性,在20~120℃下,磺化改性2~12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固液分离后,干燥,得到磺化的核壳聚合物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氟聚合物选自聚四氟乙烯(PTFE)、聚六氟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以及四氟乙烯与其它可共聚的烯类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为无机类分散剂和/或有机类分散剂,所述无机类分散剂为天然硅酸盐、硫酸盐类、碳酸盐类、草酸盐类、氢氧化物类和氧化物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类分散剂为动/植物油脂类分散剂、蛋白质类分散剂、纤维素类衍生物分散剂、合成高分子类分散剂、含羧基类合成高分子分散剂、含氮类合成高分子分散剂和含酯基类合成高分子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乙烯基单体选自苯乙烯、α-烷基苯乙烯、丁二烯、卤代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氯乙烯、偏氯乙烯、偏氟乙烯、乙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的热分解引发剂,或者选自过氧化氢—氯化亚铁、过硫酸钾—氯化亚铁和异丙苯过氧化氢—亚铁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酸硫酸钠、脂肪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钠、琥珀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双键的聚醚、支链醇醚、脂肪醇醚、支链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链转移剂选自叔十二烷基硫醇、正十二烷基硫醇、3-巯基丙酸-2-乙基己酯、3-巯基乙酸-2-甲基己酯、3-巯基丙酸异辛酯、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层含氟聚合物与磺化的壳层聚合物的重量比为80:20~20:80,核壳结构聚合物与磺化试剂的质量比例为1:10~1:4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成分制成:
聚碳酸酯100份,热稳定剂0.01~5份,润滑剂或脱模剂0.2~0.5份,兼具阻燃与抗熔滴功能的添加剂0.05-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2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钨刀电极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复合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