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2108.5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连洪 |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A61M5/4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许彬 |
| 地址: | 40540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监控 装置 | ||
1.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液滴壶(1),该输液滴壶(1)具有内腔(11)及连通内腔的进液管接头(12)和输液管接头(13),在输液滴壶(1)的内腔(11)中设有浮子(2),该浮子(2)通过自重来堵塞输液管接头(13)的内端口;所述输液滴壶(1)的外周还设有定位部(14);
监控模块(3),该监控模块(3)活动组装在输液滴壶(1)的外周,且配合输液滴壶(1)的定位部(14)来定位组装,监控模块(3)上设有报警单元,该报警单元至少包括有控制电路板(31)及蜂鸣器(32),控制电路板(31)在浮子(2)堵塞输液管接头(13)的内端口时驱动蜂鸣器(32)发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3)设有磁感应传感器(33),该磁感应传感器(33)与控制电路板(31)形成电性导通连接;所述浮子(2)上设有第一磁体(21),在输液滴壶(1)上设有第二磁体(4),该第二磁体(4)靠近输液管接头(13)的内端口,通过第二磁体(4)与第一磁体(21)相吸来增加浮子(2)堵塞功效;所述控制电路板(31)通过磁感应传感器(33)感应第一磁体(21)和第二磁体(4)相吸状态来驱动蜂鸣器(32)发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3)通过包夹方式组装在输液滴壶(1)的外周,且监控模块(3)上设有定位槽(34),输液滴壶(1)上的定位部(14)是环形凸筋,定位槽(34)的形状、大小与定位部(14)匹配;通过定位部(14)和定位槽(34)嵌接组合来建立监控模块(3)与输液滴壶(1)对位组装在一起的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3)具有左右开合的第一壳体(35)和第二壳体(36),第一壳体(35)的一侧边和第二壳体(36)的相对应侧边铰链连接在一起,使第一壳体(35)和第二壳体(36)的另外侧边可相对靠近或远离的开合运动;在第一壳体(35)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内凹包容槽(351),在第二壳体(36)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内凹包容槽(361),该第一内凹包容槽(351)和第二内凹包容槽(361)一起围合包裹输液滴壶(1),输液滴壶(1)的进液管接头(12)向上凸出监控模块(3),而输液管接头(13)向下凸出监控模块(3);定位槽(34)对应分布在第一内凹包容槽(351)和第二内凹包容槽(36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包容槽(351)的下侧边设有第一支顶环台(352),第二内凹包容槽(361)的下侧边设有第二支顶环台(362),以及在输液滴壶(1)的下端设有台阶部(15),当第一内凹包容槽(351)和第二内凹包容槽(361)一起围合包裹输液滴壶(1)时,该第一支顶环台(352)和第二支顶环台(362)支顶台阶部(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6)的第二内凹包容槽(361)中设有弹簧开关(363),该弹簧开关(363)与控制电路板(31)电性导通连接,且弹簧开关(363)从第二内凹包容槽(361)向输液滴壶(1)凸伸,使第二内凹包容槽(361)包裹输液滴壶(1)时,输液滴壶(1)顶压弹簧开关(363),让弹簧开关(363)接通控制电路板(31)的工作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3)上还设有电池(37),该电池(37)给控制电路板(31)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的周边设有纵向延伸的筋条(22),筋条(22)围绕浮子(2)的外周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2)的下端设有内凹的容纳槽(23),第一磁体(21)嵌设在该容纳槽(23)中,且浮子(2)的下端组装密封件(5),该密封件(5)遮盖第一磁体(21),且浮子(2)下降堵塞工作时,密封件(5)密封输液管接头(13)的内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连洪,未经李连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1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板的玻璃钢型材
- 下一篇:一种模压倒角塑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