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51904.7 申请日: 2021-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4507825A 公开(公告)日: 2022-05-17
发明(设计)人: 于亚川;杨英慧;杨柯;赵金龙;魏翔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42 分类号: C22C38/42;C22C38/02;C22C38/04;C21D6/00;A47G19/02;B65D81/24
代理公司: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代理人: 张晨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食品 保鲜 功能 奥氏体 不锈钢 及其 热处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所述不锈钢能够对新鲜食品具有长效的保鲜功能,可显著降低食品发生腐败的风险。所述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r:17.0‑20.0;Ni:6.0‑10.0;Cu:0.5‑5.5;N≤0.2;C≤0.08;Si≤1.0;Mn≤2.0;P≤0.045;S≤0.03;余量为Fe。优选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为,按重量百分比计:Cr:17.5‑19.0;Ni:7.0‑9.0;Cu:2.0‑5.0;Ce≤0.3:N≤0.2;C≤0.08;Si≤1.0;Mn≤2.0;P≤0.045;S≤0.03;余量为Fe。并且,添加的Cu和Ce的重量比需要≤50。发明所述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食品器具,如碗、餐盘、包装盒、保鲜盒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新功能的开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造食品保鲜器具的奥氏体不锈钢。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频发的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已经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极大重视。

食品组织中固有酶的作用和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可以造成食品的自溶和腐败。前者,如蔬菜和水果中蛋白质较少,但是在氧化酶的作用下促进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营养成分而变得枯黄。而对于肉类,其组织中自有酶及由腐败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引起的蛋白质降解和脂肪氧化,可使得肉类产生氧化反应,出现酸败气味。此外,食品微生物污染都是开始于食源性致病菌(诸如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在其表面的附着,随之进行新陈代谢及繁殖,并迅速分泌出胞外聚合物,从而使微生物固定在食品表面形成生物膜,导致细菌从可逆吸附转变为不可逆吸附。由此,控制和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长期保持食品新鲜度、放置腐败变质的关键。目前,人们通过添加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防腐剂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达到延缓食品腐败、延长食品货架期的目的。然而,防腐剂的过多使用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安全隐患。综上,通过开发新型食品的存储环境,能够安全无害地抑制食品中酶的加速反应以及微生物的繁殖,对于加强大众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食品的存储环境包括保存环境以及保存器具。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程度,冷藏冰箱和室内空气环境是普遍使用的食品保存环境。然而根据2010年的全球卫生协会统计,46%的家庭冰箱无法通过细菌检测,44%的家庭冰箱已经有霉菌繁殖扩增的迹象,室内环境更是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食品保存器具的安全与卫生是减轻食品污染的重要措施,确保其卫生清洁或自身具有抑菌作用对阻断食源性致病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奥氏体不锈钢以其良好的加工成型性、优异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美观大方等诸多优势,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保存器具的制造。统计数据显示,食品领域中使用的材料有94%为奥氏体不锈钢,从日常餐厨用具,到餐饮业的中央厨房,再到肉奶酒饮的加工设备,奥氏体不锈钢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的食品接触材料。因此,开发自身具有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新材料,用于制造各种食品保存器具,是食品保鲜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基于上述背景,本申请开发出一种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其能够有效地延缓食品的腐败,而且能够满足食品级不锈钢的应用需求,可应用于制造各种食品保存器具,为提高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策略,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使其能够对食品具有长效的保鲜功能,降低食品发生腐败风险。本发明通过调整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并辅以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使奥氏体不锈钢对食品具有保鲜功能,可作为食品保鲜材料用于制备保鲜容器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食品保鲜功能的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r:17.0-20.0;Ni:6.0-10.0;Cu:0.5-5.5;N≤0.2;C≤0.08;Si≤1.0;Mn≤2.0;P≤0.045;S≤0.03;余量为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