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计费结算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1360.4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众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6;B60L53/16;H01R13/6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叶玲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计费 结算 平台 | ||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领域,尤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计费结算平台,针对现有的充电桩无法检验充电枪是否正确插入到位,不能提醒用户将充电枪插回,以及如何使用充电桩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电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枪座模块和充电枪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安装在外壳的一侧,所述枪座模块设置在外壳的一侧,本发明中,通过凸板可以实现对充电枪的制动功能,通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来实现判断充电枪是否归回原位的功能,显示屏可以教导用户如何使用装置,播报器可以提醒用户将充电枪放回原位,还能对用户的归还行为做出评价,加入相应的黑白名单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计费结算平台。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都是自助式充电服务,充电用户结束充电后,按正常情况需要用户把充电枪插回到插座里面,充电枪的枪座仅为简单结构机构,用于固定收纳充电枪头而已,对充电桩的充电枪是否正确插入到位不做检测和检查。实际上,由于是公用服务设施,有些充电用户图自己一时方便粗暴地把充电枪甩在地上,充电枪头被摔破或浸在地面积水里浸水,导致故障。经售后统计数据,充电枪是易损件,也是充电站最常见故障之一,甚至占比达到30%,除了主板故障之外的重要故障源,对充电桩设备可靠运营及营收收入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我们提出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计费结算平台,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桩无法检验充电枪是否正确插入到位,不能提醒用户将充电枪插回,以及如何使用充电桩的缺点,而提出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计费结算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外壳、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电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枪座模块和充电枪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安装在外壳的一侧,所述枪座模块设置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充电枪模块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所述语音模块包括播报器,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枪模块包括与充电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弹性电缆,所述弹性电缆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枪,所述枪座模块包括开设在外壳一侧的与充电枪配合使用的安装槽以及位于安装槽内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并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一侧并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滑动板和安装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压簧,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所述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枪座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滑动贯穿有凸板,所述凸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和外壳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拉簧,所述充电枪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凸板相抵触的挡板,用于固定充电枪。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设置有把手,用于维修装置内部器件。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气孔,避免装置温度过高。
一种计费结算平台,包括充电平台和用户操作平台,所述用户操作平台包括用户操作模块,所述充电平台包括用户充电结算平台和用户行为评估模块。
优选地,所述用户充电结算平台和用户行为评估模块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众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众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晒组合物及防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