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1020.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单森华;戴诗琪;徐能通;洪水洁;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30;G08B17/00;G08B17/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卫星 遥感 火情 监测 方法 终端 | ||
1.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像元识别,得到剩余像元和不可能存在火情的冗余像元;
根据所述冗余像元和剩余像元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加权卷积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卫星遥感数据;
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预设样本集得到预设亮温值预测模型,并基于所述滤波后的卫星遥感数据中的所述剩余像元以及所述预设亮温值预测模型进行潜在火点识别,得到潜在火点像元;
基于所述潜在火点像元确定目标火点像元,并根据所述目标火点像元确定火情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像元包括云点像元和水点像元;
所述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像元识别,得到剩余像元和不可能存在火情的冗余像元包括:
根据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每一像元对应的第二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三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四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十五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和太阳高度角;
基于所述第三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四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十五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和太阳高度角使用第一识别公式进行云点像元识别,得到云点像元;
基于所述第二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第四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和太阳高度角使用第二识别公式进行水点像元识别,得到水点像元;
根据所述云点像元和水点像元确定剩余像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公式label_cloud(i)为:
式中,x3i表示第i像元对应的所述第三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x4i表示第i像元对应的所述第四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x15i表示第i像元对应的所述第十五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xθi表示第i像元对应的所述太阳高度角;
所述第二识别公式label_water(i)为:
式中,x2i表示第i像元对应的所述第二预设中心波长的反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冗余像元和剩余像元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加权卷积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卫星遥感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卫星遥感数据中每一像元对应的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
根据所述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使用滤波核滤除所述水点像元和所述云点像元,得到滤除后的卫星遥感数据;
根据所述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对所述滤除后的卫星遥感数据中的每一剩余像元进行卷积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卫星遥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滤波后的卫星遥感数据中的所述剩余像元以及所述预设亮温值预测模型进行潜在火点识别,得到潜在火点像元包括:
根据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获取所述剩余像元对应的太阳高度角、第十四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和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
根据所述剩余像元对应的太阳高度角使用所述预设亮温值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剩余像元对应的预测亮温值;
根据所述预测亮温值、所述第十四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和所述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使用第三识别公式对所述剩余像元进行潜在火点识别,得到潜在火点像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识别公式label_potential为:
式中,x7i表示第i剩余像元对应的所述第七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Yxθi表示第i剩余像元对应的所述预测亮温值,x14i表示第i剩余像元对应的所述第十四预设中心波长的亮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0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科孕妇产前护理锻炼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制储充氢系统及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