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可显影分子、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8826.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非;雷宸一;王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3/83 | 分类号: | C07C233/83;C07C237/46;C07C233/76;C07C231/02;A61L24/00;A61L2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23 | 代理人: | 高利丹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显影 分子 栓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X射线可显影分子、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X射线可显影的分子,所述分子由具有氨基和醛、半缩醛或缩醛结构的分子与碘苯衍生物反应得到,所述X射线可显影的分子具有酰胺结构;步骤2:将X射线可显影的分子与以多羟基聚合物为主链的微球连接,制备出X射线可显影的栓塞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微球具X射线显影性和载药性,且制备方法简单,让医生可在X射线透视下直接观察栓塞材料到达的部位,便于术中操作,容易掌握栓塞程度,有效避免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射线可显影分子、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介入栓塞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如肝癌等富含血管的肿瘤治疗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治疗无法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的首选替代方案。栓塞微球是目前最常见的栓塞载体之一,并因其对特定组织器官的靶向性高、栓塞性好、可与化疗药结合以及可缓释药物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市售微球(如DC Bead,CalliSphere等)大小均一,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弹性,且亲水性、悬浮性较好,易于随血流导向,可阻塞血管的全截面且可在病灶部位缓慢释放药物,长期维持局部有效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效应。但这些微球都没有不透X射线的可视性,当微球被注入目标血管后栓塞效果仅能凭血管造影来观察。
CN 108686259B介绍了一种用于血管内栓塞X线下可显影的载药微球,该微球的组成材料为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内部含有钡沉淀。由于钡属于高密度金属元素,使含有钡沉淀的微球具有不透X射线的特点。但钡沉淀被物理包埋于微球内部,在血管中有可能游离渗出,影响栓塞剂的安全性。
CN 105517580A描述了一种制备可成像栓塞微球的方法,通过碘化化合物亲核攻击激活预成形的水凝胶珠粒,从而将含碘化合物连接到微球上。但该方法操作步骤繁琐,微球制备过程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大于24h),反应条件较为苛刻。
CN 111821503A描述了一种不透射线的栓塞微球,所述微球与碘取代的烷基(磺)酰氯衍生物连接,具有X射线显影效果。但该方法在合成微球时需要使用NMP和THF等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并且反应体系需要严格除水,条件较为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X射线可显影分子、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兼具X射线显影性和载药性,且制备方法简单,让医生可在X射线透视下直接观察栓塞材料到达的部位,便于术中操作,容易掌握栓塞程度,有效避免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可显影分子,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结构:
其中,R1为碘取代的碘苯类衍生物,选自如下之一的结构:
R2为含有醛、半缩醛或缩醛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如下结构化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X射线可显影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氨基和醛、半缩醛或缩醛结构的分子与碘苯衍生物反应得到X射线可显影的分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具有氨基和醛、半缩醛或缩醛结构的分子为其中R3为苯环结构或1-6个碳的亚烷基或烯烃结构,n=0-3,n1=0-3,优选的,R3为1-2个碳的亚烷基结构,n=0,n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