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8810.4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林;赵荻;肖帅;张誉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炬新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G16H40/67;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袁敏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输液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中继、穿戴式终端、输液控制器,本方案通过控制中心通过中继向穿戴式终端发送输液报警信息,且穿戴式终端佩戴与护士人员的手腕上,可以方便护士人员实时监控输液的信息,以及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至护士人员的穿戴式终端上,且穿戴式终端采用无线组网的方式,护士可以实现一对多的监护,输液控制器根据获取的输液信息自动设置流速、输液顺序控制信息进行后续的自动控制,可以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其输液的速度,扫描头扫描液瓶上的条码信息配合无线方式直接从控制中心获取病人的信息、输液顺序、输液流量控制,减少了输液信息录入的时间,从而减轻了护士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疗的重要工作,是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的住院患者均需要静脉输液治疗,故在护理工作中精密输液占有较大比重。
传统的输液流程操作复杂,且无法实现自动换液,输液过程中需要护士不断巡视或陪护人员时刻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是否需要更换输液瓶,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且输液的信息录入麻烦,耗时较长,致使护理的劳动强度大,不利于病区的综合管理,另外,由于部分患者因输液组数多、陪护人员过于疲劳原因出现换液不及时的现象,导致管路进空气及凝血堵针,这些现象在晚夜间更加突出,不仅增加了患者二次穿刺的痛苦,而且频繁的换液存在污染,以及无法实现一对多的输液监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输液换液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中继、穿戴式终端、输液控制器,
所述控制中心同医院的诊疗系统连接,所述控制中心通过中继连接有若干个输液控制器,所述输液控制器将收到的条码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从诊疗系统或者直接从控制中心获取输液对应的配置信息,然后将配置信息通过中继回传给相应的输液控制器,所述输液控制器根据获取的输液信息自动设置流速、输液顺序控制信息进行后续的自动控制;
所述中继还连接有若干个穿戴式终端,所述控制中心通过中继向穿戴式终端发送输液报警信息。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包括连接模块、数据统计管理模块、参数配置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控制模块;
所述连接模块用于同医院的诊疗系统连接,数据统计管理模块用于对输液数据进行统计,所述输液数据包括输液病人信息、输液量、输液药物信息;
所述参数配置模块用于手动配置输液流速、顺序信息以及穿戴式终端的监听范围;
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输液控制器的实时信息,同时根据输液控制器回传的条码信息,发送相应的输液控制信息,并用于向穿戴式终端发送输液报警信息。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控制模块采用Zigbee蜂窝通讯模式实现无线组网。
作为优选的,穿戴式终端设计为手表方式,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供电,直接佩戴在医护人员手腕。
作为优选的,所述穿戴式终端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发出的所管控的输液控制器的报警信息,以便护士及时掌握所负责输液床位的输液报警信息。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液控制器包括第二无线收发控制模块、输液控制模块、输液控制及输液情况实时监听模块、扫描头;
所述扫描头用于获取输液带上的条码信息,并将条码信息通过第二无线收发控制模块将条码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
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控制模块从控制中心获取对应条码所需的输液信息;
所述输液控制模块包括若干个输液控制阀,且输液控制阀分别安装在对应输液带上,所述输液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中心提供的输液顺序和输液速度,依次自动控制相应的输液带,并自动设置相应的输液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炬新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炬新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8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塑料颗粒处理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体式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