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分切机及分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47588.6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腾辉;祝颖丹;陈刚;冯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5H35/02 | 分类号: | B65H35/02;B65H35/00;B65H20/02;B65H18/08;B65H16/02;B65H23/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刘诚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预浸料 分切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机,包括放卷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分切装置,传输装置,PLC控制系统,本发明的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机通过倒卷装置、视觉检测装置以及传输装置,可以对不同表面质量的碳纤维预浸料在分切前进行质量检测,然后进行分切后单独进行分卷。本发明还公开利用上述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机的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方法,能够对碳纤维预浸料在分切前进行质量检测,然后将其分切成质量不同的预浸带并将各预浸带进行后单独收卷,能够实现有效的区分有瑕疵的预浸带和无瑕疵的预浸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预浸料切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分切机及分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复合材料领域,碳纤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对碳纤维的预浸料的宽幅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利用分切机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切割。
先有技术中的分切机如公开号为CN20842967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碳纤维预浸料简易切割装置,包括标尺和与标尺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套在标尺外侧且其上部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顶紧杆,顶紧杆端部顶在所述标尺上设置,滑块套底部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内部设有槽体且槽体底部为开口,槽体内设有一可活动调节的切刀且固定套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该切刀,所述切刀穿过所述纤维预浸料设置且切刀的刃部用于切割所述纤维预浸料。
又如专利号为CN21338707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分切机,包括:放卷机构,用于释放基材;分切机构,设于所述放卷机构下游,用于将基材分切为多根小条;收卷机构,设于所述分切机构下游,用于收卷小条;张力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分切机构下游、所述收卷机构上游,用于调控小条走带的张力;所述张力控制机构包括:多根主动辊,设于所述分切机构下游;张力辊,设于所述主动辊下游、用于检测小条上的张力;多根被动辊,设于所述张力辊下游,小条绕经所述张力辊后,进入所述被动辊,最终经由所述被动辊引导、进入所述收卷机构;其中,分切后的小条绕经多根所述主动辊,所述主动辊通过自转牵引小条向所述张力辊走带;所述张力辊检测到小条上的张力后,反馈给所述收卷机构和所述主动辊,以便于所述收卷机构控制收卷速度,进而调控小条上的张力。
上述专利申请提供的切割装置/分切机虽然能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分切,但是在分切的过程中,上述专利提供的切割装置/分切机无法对碳纤维预浸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或会导致切割后的碳纤维预浸料上带有明显的缺陷,在碳纤维预浸料逐渐被运用到航天、军工领域的现在,能在分切碳纤维预浸料的同时对碳纤维预浸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分切机,通过倒卷装置、视觉检测装置以及传输装置,可以对不同表面质量的碳纤维预浸料在分切前进行质量检测,然后进行分切后单独进行分卷。
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机,依次设有放卷装置、分切装置和若干个收卷装置,还设有:
视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碳纤维预浸料的表面质量数据,并将数据记录、输出;
PLC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视觉检测装置输出的碳纤维预浸料表面质量的数据、并根据接收的数据设计分切方案,且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分切装置将碳纤维预浸料分切成表面质量不同的预浸带;
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碳纤维预浸料、并将表面质量不同的预浸带分散传输至不同收卷装置进行收卷。
具体的,利用视觉检测装置检测出碳纤维预浸料上的瑕疵所在地的信息并传输至PLC控制系统,而后PLC控制系统则可通过设计分切分案,有效的将有瑕疵的方位进行合理规避,而后将有瑕疵的预浸带和无瑕疵的预浸带标记收卷,根据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分切方案,即可迅速判断出收卷有瑕疵预浸带的收卷装置的位置,将有瑕疵的预浸带与无瑕疵的预浸带分别收集即可。
此外,所述放卷装置中还包括用于增加碳纤维预浸料的表面张力的磁粉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7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创新资源数据的画像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羊毛预处理液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