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尺度固废改性的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4895.9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苏英;崔程嘉;樊璐洋;王丽玥;丁文斌;金子豪;杨启凡;唐袁珍;贺行洋;王迎斌;杨进;李玉博;陈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兰岚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改性 建筑 石膏 复合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尺度固废改性的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磷建筑石膏60~70份,电石渣2~5份,钢渣5~15份,高炉镍渣10~25份,超细矿渣5~10份,缓凝剂0~0.1份,减水剂0.2~0.4份,保水剂0~0.05份。本发明以磷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并掺入电石渣、钢渣、高炉镍渣和超细矿渣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固废的碱性作用与磷石膏中的可溶性磷、氟等杂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对磷石膏中的有害杂质进行固化;通过不同尺度固废的水化活化作用及颗粒效应,有效提高多种固废利用率,在实现了多种固废的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该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还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为磷石膏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性能优异的胶材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尺度固废改性的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
背景技术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组分主要是二水硫酸钙。每生产1吨磷酸,就会产生4.5-5吨磷石膏。由于磷石膏中含有磷、氟、有机物、重金属及放射性等有害杂质,目前缺乏有效的预处理技术消除上述杂质所带来的影响,故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产品并不多见。现阶段,我国的磷石膏利用率不足10%,磷石膏堆放量逐年递增,近几年每年新增超7000万吨,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此,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对磷石膏进行有效利用的方法,提高固废材料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为对资源的循环使用及对环境的保护,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CN202010896686.2公开了一种电石渣改性磷石膏制备纯净硫酸钙须晶方法。它是由以下原料制成:磷石膏粉体与电石渣粉体的质量比为100:5-25,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缓凝剂为重量百分比的0.1-0.3,减水剂为重量百分比的0.1-0.5。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充分利用磷固废和电石渣制备无水硫酸钙须晶,结合湿磨工艺溶出磷石膏和电石渣的杂质,并利用有机物和水除去,再经过简单加长和晶体增长,获得纯度较高硫酸钙,进而制备获得无水硫酸钙须晶。然而,上述专利存在着加入的掺合料过于单一的问题,导致水化活性低,产品强度不高等问题。
中国专利CN202010530908.9公开了一种高强耐水型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固硫灰渣、煤气化渣等工业固废改性磷建筑石膏,制备出绿色环保、低成本高强耐水型磷石膏复合胶凝材料。然而,上述专利中用到的固硫灰渣中硫含量较高(以SO3计可达10%),易造成体积安定性不良,从而限制了其建材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尺度固废改性的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该胶凝材料以磷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配合多种不同尺度固废原料对磷石膏进行改性,具有力学强度高、耐水性能好等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尺度固废改性的磷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磷建筑石膏60~70份,电石渣2~5份,钢渣5~15份,高炉镍渣10~25份,超细矿渣5~10份,缓凝剂0~0.1份,减水剂0.2~0.4份,保水剂0~0.05份;所述超细矿渣由粒化高炉矿渣经湿法研磨制得,所述超细矿渣粒径为0.5~2μm。
在本发明中,以磷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以电石渣、钢渣、高炉镍渣和超细矿渣四种固废原料为掺合料,其中,原料中的电石渣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和氧化钙,这两者占到70%左右;钢渣中氧化钙含量为40-60%,遇水也会生成具有强碱性的氢氧化钙,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碱性作用”的溶液环境。原料中的高炉镍渣具有大量玻璃体,其经过破碎后具有一定的胶凝性;此外,镍渣表面多孔,可以与其他粉料相结合,进而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4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