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智能保电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2200.3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彭东升;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52/02;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智能 方法 装置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智能保电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包括获取保电参数,搭建概率模型,得到所述概率模型输出的保电参数门限值;对所述保电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保电参数测量值;根据所述保电参数门限值与所述保电参数测量值,得到保电启用参数;根据所述保电启用参数,判断是否触发保电动作;若触发保电动作,则确保所述节能终端供电,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本发明通过构建概率模型,基于保电参数的门限值与测量值的对比,确定保电动作是否触发,实现异常交互状态下,节能设备智能保电,确保基站设备的正常供电。解决了基站节能设备异常状态下无法保障基站供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智能保电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已经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相应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基站作为运营商能耗和电费成本支出的大户,基站的用电管理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组成部分。现网基站主设备7*24小时供电,基站电量较高,无法满足精准控制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各运营商多采用节能设备实现基站主设备的硬断电。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的整体功能差异,无法准确判别节能设备的异常原因并有效保证节能设备异常情况下基站主设备的正常供电。
发明内容
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智能保电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有效保证基站节能设备异常状态下基站主设备的正常供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站智能保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保电状态为激活态时,获取保电参数,搭建概率模型,得到所述概率模型输出的保电参数门限值;对所述保电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保电参数测量值;根据所述保电参数门限值与所述保电参数测量值,得到保电启用参数;根据所述保电启用参数,判断是否触发保电动作;若触发保电动作,则确保节能终端供电,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智能保电方法,所述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后还包括:持续检测所述保电启用参数;若所述保电启用参数未达触发所述保电动作的门限,则退出保电状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智能保电方法,所述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包括:所述保电启用参数包括通信保电启用参数和采集保电启用参数;当所述通信保电启用参数为1时触发通信故障并上报;当所述采集保电启用参数为1时触发设备故障并上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智能保电方法,所述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还包括:采集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当所述采集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为0时,触发外市电故障并上报;当所述采集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正常时,与所述节能终端状态进行匹配;若不匹配,触发设备响应故障并上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智能保电方法,所述确保节能终端供电包括:检测节能终端状态,其中,所述节能终端状态为所述节能终端中继电器状态;当所述继电器状态为开闸时,进行信号翻转,触发继电器状态变更;当所述继电器状态为合闸时,保持不变。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站智能保电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当保电状态为激活态时,获取保电参数,搭建概率模型,得到所述概率模型输出的保电参数门限值;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保电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保电参数测量值;计算模块,根据所述保电参数门限值与所述保电参数测量值,得到保电启用参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保电启用参数,判断是否触发保电动作;控制模块,用于若触发保电动作,则确保所述节能终端供电,识别故障原因并上报;节能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下发指令,采集上报电压、电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站智能保电装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子模块,用于保证所述节能终端中的继电器为合闸状态;故障子模块,用于确认故障原因并进行上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2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