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938.8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福汉方(广州)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61K36/9068;A61P3/00;A61P3/04;A61P3/06;A61P11/14;A61P39/06;B30B15/02;A61K31/19;A61K31/7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邵穗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本 组合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藏茶100‑125份、南芪3‑5份、化橘红片4‑6份、北芪2‑3份、黄精3‑4份、金露梅10‑15份、珊瑚姜3‑5份和粉末组合物7.5‑12份,所述粉末组合物包括艾片粉末、沉香粉末、藤茶素粉末、缬草素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通过采用上述组合物配方,将藏茶和金露梅混合后加入对应功效草本植物,在获得藏茶及金露梅功效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并获得其与草本植物功效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本藏茶组合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藏茶是藏族民族的主要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茶属于典型的黑茶,其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后发酵茶。现有的藏茶加工工艺:鲜叶采摘—漂洗分选—杀青后选梗—烘干—熏蒸揉捻—发酵(发酵时间通常需要30天以上)—翻拣检查—压制烘焙晾干—包装入库。藏茶具有降脂、减肥、抗氧化、改善代谢等良好的保健功效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养生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用热水冲泡或直接煎煮适量草本植物进行饮用,以获得相应的功效。有时还会将多种草本植物组合成一体进行冲泡,从而增强或者获得相应的养生保健功效。
总所周知,中医的本质理论是阴阳调和,即中药主要用于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阴阳失去平衡,平衡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调整。同时,中药通常会使用中药调理或者穴位通气(如针灸、按摩等)的方式调节身体,其中中药调理常常需要使用到相应的草本植物,而对应草本植物中的有效成份大部分需要经过煎煮的方式来获得,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出现有效成份提取较少或者较久的情况,故而也会出现见效慢的问题。
而现有技术中尚未以藏茶养身为基础,同时混合多种草本植物,在实现养身的同时,还能获得对应功效的技术。同时也尚未出现将金露梅和藏茶混合从而增强草本植物功效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将藏茶和金露梅混合后加入对应功效草本植物,在获得藏茶及金露梅功效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并获得其与草本植物功效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制备过程中缩短藏茶发酵时间,以加快加工效率,同时可以根据口感需要特定选择不同的草本组合物使用,以增强使用目的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藏茶100-125份、南芪3-5份、化橘红片4-6份、北芪2-3份、黄精3-4份、金露梅10-15份、珊瑚姜3-5份和粉末组合物7.5-12份,所述粉末组合物包括艾片粉末、沉香粉末、藤茶素粉末、缬草素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
进一步得,所述粉末组合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艾片粉末0.5-0.8份、沉香粉末0.4-0.7份、藤茶素粉末2-3份、缬草素粉末1.6-2.5份、灵芝破壁孢子粉3-5份。
一种草本藏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上述组分,后进行原料初处理:对漂洗分选出来的藏茶鲜叶后,放入红锅内杀青,将杀青后的藏茶烘干1小时;将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洗净后,切成碎末颗粒,将呈碎末颗粒状的南芪、黄精和珊瑚姜放入沙袋中进行烘干0.5小时;将化橘红片和北芪洗净后,切成薄片并烘干0.5小时;采摘金露梅鲜叶进行清洗后,同样的将该金露梅放入红锅内杀青,然后将该杀青的金露梅进行揉捻20分钟;分别将艾片、沉香研磨成粉末,将沉香粉末、艾片粉末和灵芝破壁孢子粉三者放入器皿中混合均匀,接着将藤茶素粉末和缬草素粉末二者放入另一器皿中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福汉方(广州)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福汉方(广州)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