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736.3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马弯;朱彬;刘博;张杰;林超;闫亚飞;李路遥;刘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5/38;G06F30/13;B61K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代婵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光栅 阵列 轨道 监测 信息 可视化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监测平台上构建轨道建造BIM模型;
布置现场监测点和BIM模型的模型监测点,现场监测点与模型监测点一一对应;
通过现场监测点布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轨道结构的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光纤光栅解调仪,光纤光栅解调仪接收光纤光栅传感器发送的监测信息,并解调;
光纤光栅解调仪将各个现场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至BIM模型一一对应的模型监测点,重构运营维护BIM模型,实时更新模型、信息、影像可视化成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的状态信息包括翘曲变形、应力值、振动值、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全线测点监测信息利用BIM模型模拟列车运营情况,利用BIM模型和监测信息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病害分析、结构运营状态分析,根据里程、空间坐标点位显示运营现场影像、振动信息、翘曲变形状况、原因分析、整治维修建议。
4.一种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平台、光纤光栅解调仪以及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光纤光栅光缆,所述光纤光栅光缆沿轨道长度方向布置,用于监测轨道结构的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光纤光栅解调仪;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用于接收光纤光栅光缆发送的监测信息,并解调成解调信号发送给监测平台,所述监测平台上构建有轨道建造BIM模型,所述监测平台用于接收现场监测信息,并导入BIM模型中,重构运营维护BIM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结构上布置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测温光缆,光纤光栅阵列测温光缆用于至少采集轨道板的温度信息并发送给光纤光栅解调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轨道结构上布置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光纤光栅阵列振动光缆用于采集轨道板的振动信息并发送给光纤光栅解调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光栅阵列轨道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结构上布置至少一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两条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应力光缆,同组的两条应力光缆沿轨道纵向布设并且在每个翘曲变形监测点呈高低布置,在纵向相邻的两个翘曲变形监测点之间,两条应力光缆呈X型交叉布置;所述应力光缆用于发送应力信息给光纤光栅解调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7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