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绒服清洁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40931.4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贤;成怡;许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润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25/08 | 分类号: | A47L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服 清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服清洁湿巾及其制备方法,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对油渍、污渍有祛除功效,并添加了苯扎氯铵、苄索氯铵、丁基氨基甲酸碘代丙炔酯,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将溶液喷淋入无纺布,通过无纺布擦拭羽绒服脏污处,能够祛除脏污,消毒,并而本发明中采用的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由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制成,具有强度高、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羽绒服清洁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服为寒冷时人们的保暖衣物,在冬季人们都会换上羽绒服用来保暖,在日常穿着中羽绒服的外部皮层会沾上很多灰尘、汗渍或者油污、如长期不做清洁不清除的话,容易造成衣服霉烂、褶皱。
而受羽绒服内部材质的影响,羽绒服被多次清洗后,内部的羽绒容易打结、成团,影响保暖效果,而羽绒服又较厚,清洁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市面中出现很多羽绒服清洗液,倒在毛巾上,对羽绒服的外层进行擦拭清洁,但是这种清洗液在日常很难随身携带,不能及时的对羽绒服进行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服清洁湿巾及其制备方法,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对油渍、污渍有祛除功效,并添加了苯扎氯铵、苄索氯铵、丁基氨基甲酸碘代丙炔酯,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将溶液喷淋入无纺布,通过无纺布擦拭羽绒服脏污处,能够祛除脏污,消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绒服清洁湿巾,包括湿巾溶液以及湿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巾溶液包括消毒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保湿剂以及纯化水;
所述消毒剂由苯扎氯铵、苄索氯铵以及丁基氨基甲酸碘代丙炔酯组成,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例为3:4:1,消毒剂占总湿巾溶液的质量比例为8-9%;
所述表面活性剂由癸基葡糖苷,聚乙二醇-7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5:25:27,表面活性剂占总湿巾溶液的质量比例为 77-78%。
所述防腐剂采用苯氧乙醇,占总湿巾溶液的质量比例的5%;
所述保湿剂采用丙二醇,占总湿巾溶液的质量比例的2.5%。
所述纯化水的剂量相当于总湿巾溶液的质量比例的25%。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常温下将苯扎氯铵、苄索氯铵以及丁基氨基甲酸碘代丙炔酯按照质量比例组成的消毒剂加入纯化水中,搅拌2-3min至混合均匀;
S2、将癸基葡糖苷,聚乙二醇-7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照质量比例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加入到S1中搅拌结束后的试剂内,继续搅拌2-3min至混合均匀;
S3、在S2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完成后,再依次加入5%的苯氧乙醇以及 2.5%的丙二醇,继续搅拌2-3min,混合均匀后既得湿巾溶液。
S1、S2以及S3中的搅拌速度均在30-50r/min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对湿巾的各种原料功效进行充分研究,排除了原料之间相克或不相容的可能性,优选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使个原料在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相互协同促进,制备出的湿巾具有清洁、保湿、抗菌的功效。
2、本发明中的湿巾溶液主要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对油渍、污渍有祛除功效,并添加了苯扎氯铵、苄索氯铵、丁基氨基甲酸碘代丙炔酯,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将溶液喷淋入无纺布,通过无纺布擦拭羽绒服脏污处,能够祛除脏污,消毒;并而本发明中采用的无纺布为水刺无纺布,由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制成,具有强度高、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润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润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0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