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9490.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祺;刘亚茹;熊静;桂毅;郭丽莉;张孟昭;李书鹏;宋倩;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淑歌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中磷素 钝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壤磷素钝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酸盐矿化菌菌液喷洒到待修复土壤中进行翻耕。本发明提供的土壤磷素钝化方法,其外源添加的只有养分和碳酸盐矿化菌,并未大量添加盐分和金属离子进入土壤体系,从长远角度看不会增加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位点和饱和容量,不会显著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吸收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磷素钝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田种植仍采用粗暴的大量施肥模式,无论是粪肥还是化肥,其施用量均远高于植物所需的量,而这也造成了农田土壤中大量的氮磷盈余,不同于氮元素,磷元素在土壤中易与矿物结合而被存储在土壤耕层,但当超过矿物结合能力上限的磷被加入土壤后,未被吸附的磷则会向下淋洗,带来富营养化的风险,因此需要考虑对过量的磷进行去除或钝化。
大量已有研发的关于磷元素钝化的方法都是通过外源添加不同形态的钙、铁和铝盐,通过金属离子和磷酸根的结合沉淀,以及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以达到对磷元素的钝化。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除磷多孔复合基质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除磷用多孔复合基质填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钢渣40-50%,碳酸钙粉体15-25%,农作物秸秆和树叶10-25%,粘结剂10-20。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磷素钝化方法中都加入了外源的钙、铁、铝和镁等金属离子,在总量上增加了金属离子的含量,土壤对磷元素的饱和吸附量增加,因此也会导致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磷时与更多的金属离子进行竞争吸附。从长远角度看,若土壤经过多次化学钝化,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会逐渐增加,植物越来越难吸收磷元素,需要投加更大量的磷元素以保证植物吸收营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磷素钝化过程中会引入钙、铁、铝、镁等金属元素,影响作物养分吸收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中磷素的钝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酸盐矿化菌菌液喷洒到待修复土壤中进行翻耕。
可选的,所述碳酸盐矿化菌菌液的喷洒量为0.6-0.85L/m2。
可选的,所述碳酸盐矿化菌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酸盐矿化菌菌粉,硫酸铵,尿素投加至水中,进行发酵培养。
可选的,以所述碳酸盐矿化菌菌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碳酸盐矿化菌菌粉的投加量为20g/L-30g/L;
和/或,在25-37℃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时间为24-72h。
可选的,以所述碳酸盐矿化菌菌液的总体积计,所述硫酸铵的投加量为、15-20g/L,所述尿素的投加量为10-15g/L;
和/或,所述培养基的pH在6.5-9.5之间。
可选的,所述碳酸盐矿化菌包括黄色粘球菌、硫酸盐还原菌、反硝化菌或巴氏芽孢杆菌。
可选的,所述硫酸盐还原菌包括普通脱硫弧菌、脱硫螺菌、脱硫芽孢弧菌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反硝化菌包括硫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硫杆菌属典型非限定性的可以为脱氮硫杆菌;
所述假单胞菌属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产碱杆菌属包括类产碱杆菌,去硝产碱杆菌和芳香产碱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9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固晶模块的固晶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