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纺织品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9209.9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7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五和大道北40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纺织品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纳米银纺织品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取样;预处理和检测预处理后样品溶液中银的含量;其中,预处理步骤包括: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将样品进行持续第一指定时间的灰化处理;将样品与指定体积比的第一酸剂和第二酸剂混合,并在第二指定温度下进行持续第二指定时间的加热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样品溶液。本申请可以规模化处理样品,仪器成本和维护成本低,并且本方法检出限低,消解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满足快速筛选的要求,操作简单,极具可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纳米银纺织品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是指粒径为纳米级的银颗粒。据研究,纳米银具有抑菌、抗菌和杀菌的功效,能有效杀死和抑制多种微生物细菌,具有防霉、防臭的功能,并且绿色环保,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因此,纳米银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含纳米银的高新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内衣、针织衫和袜类等产品上。影响纳米银材料抗菌因素有很多,材料的含银浓度就是其中之一。
现国际上尚无关于纺织品中纳米银含量的测试标准,而类似的国际测试标准EPA3051A:2007规定使用微波消解系统对沉积物、污泥或土壤样品进行消解,以检测不同的元素加入特定的酸进行辅助消解,以定量分析其目标元素的总含量。微波消解法以其良好的消解效果作为纺织品湿法消解的首选方法。然而单台微波消解仪产能小,难以批量处理样品,并且其操作麻烦,微波消解仪装卸压力容器时需要较大的人力,微波消解仪造价昂贵,后期的维护及耗材费用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所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所述问题的一种纳米银纺织品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
一种纳米银纺织品中银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取样;预处理和检测预处理后样品溶液中银的含量;
其中,预处理步骤包括:
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将样品进行持续第一指定时间的灰化处理;
将样品与指定体积比的第一酸剂和第二酸剂混合,并在第二指定温度下进行持续第二指定时间的加热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样品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将样品进行持续第一指定时间的灰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指定温度下将样品通过马弗炉进行持续第一指定时间的灰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将样品与指定体积比的第一酸剂和第二酸剂混合,并在第二指定温度下进行持续第二指定时间的加热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样品溶液的步骤,包括:
将样品与第一指定量的第一酸剂混合反应第三指定时间;
加入第二指定量的第二酸剂,并在第二指定温度下通过加热板进行持续第二指定时间的加热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样品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酸剂与第二酸剂为体积比为2:1的浓硝酸和盐酸。
进一步地,还包括:
将预处理后样品溶液进行持续第四指定时间的冷却;
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定容。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预处理后样品溶液中银的含量的步骤,包括: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预处理后样品溶液中银的含量。
进一步地,所述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预处理后样品溶液中银的含量的步骤,仪器分析参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的步骤,包括:
将待测物剪切成面积小于5mm×5mm的碎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9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