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8268.4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轩;马潇;程永锋;刘彬;赵彬;杨知;李丹煜;姬昆鹏;汉京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17/12;G06V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通道 山火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输电运检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所述山火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图像,并识别所述图像中发生山火的区域;所述山火验证模块,用于当所述图像中存在发生山火的区域时,对所述图像中发生山火的区域进行真假验证;所述文本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山火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为真时,获取发生山火的区域的山火短报文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无信号区山火监测状态难以实时回传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运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山火监测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可视化监控、红外监测及卫星遥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山火监测中,相继出现了红外线监测、地波雷达监测、雷击火监测、微波监测等方法,提高了山火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利用无人机对山火检测仅停留在此层面上,并无法满足架空输电线路及其走廊进行山火灾情检测的要求,考虑到山火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危害,还应对架空输电线路走廊山火勘探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0年后,输电线路可视化应用逐步得到推广,但前期主要基于标准图像特征对比法,识别准确性不高。随着红外监测装置的普及,能够采用基于红外测温的山火监测方法,但受到太阳、水面反射等的影响,误报率较高。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山火监测技术得到应用,其中极轨卫星受公转周期影响,存在监测时间盲区,定轨卫星距离太高,识别效果不佳。
目前,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全天候山火图像识别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无信号区巡检人员难以到达,同时监测图像难以回传,因此无信号区的输电线路对山火监测的需求更加迫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所述输电通道的山火监测系统包括:山火识别模块、山火验证模块和文本转换模块;
所述山火识别模块,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图像,并识别所述图像中发生山火的区域;
所述山火验证模块,用于当所述图像中存在发生山火的区域时,对所述图像中发生山火的区域进行真假验证;
所述文本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山火验证模块的验证结果为真时,获取发生山火的区域的山火短报文信息。
优选的,所述山火识别模块包括:可视化摄像头和AI模组;
所述可视化摄像头,用于采集监测区域的图像;
所述AI模组,用于通过智能算法识别所述图像中发生山火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算法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Fast R-CNN算法、YoLoV4算法、VGG16算法。
优选的,所述山火验证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微气象温度传感器、带有温度监测功能的导线状态监测传感器和验证单元;
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测量监测区域的温度;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获取红外传感器、微气象温度传感器和带有温度监测功能的导线状态监测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数据,若所述温度数据在预设时段内升高量超过阈值,则验证结果为真,否则,验证结果为假。
优选的,所述山火短报文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发生山火的区域所属区段、山火发生时间、山火的过火范围。
优选的,所述系统安装在杆塔上。
优选的,所述短报文通信模块,用于将山火短报文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短报文通信模块为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8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