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7821.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慕永刚;郑远志;康建;陈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杰生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白玉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下两端贯穿螺纹安装有快插接口,且快插接口的端部固定有弹性卡扣,并且弹性卡扣与快插接口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而且弹性卡扣与快插接口之间安装有环形垫;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呈环形位置分布嵌入式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且电路板上固定有紫外线灯珠,所述外壳内固定有透明内筒,且透明内筒上下两端的外侧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双密封圈;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设置于透明内筒的内壁上,所述上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斜面和右斜面。该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可以对流体进行螺旋导流,实现流体的小阻碍长流通,同时对流体进行分散和全角度杀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变化,水资源中会存在很多细菌,为改善用水环境,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紫外线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是在水的流通过程中,通过紫外线对水进行消毒,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为保证紫外线的均匀杀菌,通常会通过翻转流道或者阻流的形式来增加水在装置内的流通时间,这样的方式,水流需要进行折弯和变向,阻力较大,且路径较长,容易导致水流不畅,不方便实现水的稳定流通,同时现有的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不方便对水流进行分散和全角度杀菌处理,光线方向单一,紫外线受水的阻碍会导致杀菌效果逐渐减弱,整体流通的水,内部杀菌效果不佳,影响水的整体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不方便实现水的稳定流通,同时不方便对水流进行分散和全角度杀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流式杀菌消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下两端贯穿螺纹安装有快插接口,且快插接口的端部固定有弹性卡扣,并且弹性卡扣与快插接口内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而且弹性卡扣与快插接口之间安装有环形垫,所述快插接口的底部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呈环形位置分布嵌入式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且电路板上固定有紫外线灯珠,并且电路板的外侧连接有接电头,而且接电头固定于外壳中部的外侧,所述外壳内固定有透明内筒,且透明内筒上下两端的外侧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安装有双密封圈,并且透明内筒的上下两端与快插接口之间设置有反光板,而且反光板与透明内筒端部之间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反光板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四密封圈;
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设置于透明内筒的内壁上,且反射单元靠近透明内筒的位置设置有内端面与透明内筒固定连接,并且内端面对向位置设置有外端面,而且反射单元的顶部设置有上顶面,所述上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斜面和右斜面,且左斜面和右斜面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左侧面和右侧面,并且左侧面、右侧面、左斜面、右斜面和上顶面呈横向分布与竖向分布的内端面和外端面构成完整的反射单元。
优选的,所述快插接口和反光板中部均开设有流道孔,且快插接口和反光板上的流道孔与外壳的中心轴线相对应,水流可以经过快插接口和反光板流入内部。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珠等角度阵列分布在电路板上,且电路板与透明内筒之间为空腔结构,通过紫外线灯珠进行多角度照射杀菌。
优选的,所述反射单元呈螺旋线路间隙分布在透明内筒内,且上下设置的反射单元之间在竖直空间内交错分布,并且反射单元的横向长度大于透明内筒内部的半径,水经过反射单元引导,呈螺旋线路流下,增加水压,提高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杰生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杰生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