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水下舱体的进水自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7766.7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董胜峰;吴书广;鲁鹏;唐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下 进水 自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舱体的进水自沉装置,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水压缸以及位于水压缸内的进水轴、驱动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水压缸密封固定在舱体上,且水压缸的内部与舱体的内部连通,水压缸的顶部开有进水口;初始状态,第一限位机构对进水轴进行限位,使进水轴的顶部与进水口密封连接;进水状态,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限位机构解除对进水轴的限位,进水轴在外水压的作用下以及第二限位机构的限位下沿轴向向下运动,进水轴脱离进水口,外部水源由进水口进入水压缸和舱体内,舱体进水自沉。该装置可快速、可靠地完成进水自沉任务,从而达到保护航行器不被敌方获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下舱体的进水自沉装置,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开发、军事应用的需求,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以其隐秘性和机动性强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军事应用。对于作战而言,当出现紧急状况时,保护航行器的本体及数据不被敌方获取显得至关重要。而保护航行器的常见方式是对航行器进行炸毁等。保护数据的主要方式有:对数据进行擦除覆盖处理、对数据载体进行物理毁坏等。然而对航行器进行炸毁的方式隐蔽性较差,对数据进行擦除覆盖处理的方式耗时较久增加了数据被截取的风险。因此,为了快速、可靠地保护航行器的本体及数据不被敌方获取的需求,有必要优化对航行器的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舱体的进水自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水下舱体的进水自沉装置,包括水压缸以及位于水压缸内的进水轴、驱动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
其中,水压缸密封固定在舱体上,且水压缸的内部与舱体的内部连通,水压缸的顶部开有进水口;
初始状态,第一限位机构对进水轴进行限位,使进水轴的顶部与进水口密封连接;
进水状态,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限位机构解除对进水轴的限位,进水轴在外水压的作用下以及第二限位机构的限位下沿轴向向下运动,进水轴脱离进水口,外部水源由进水口进入水压缸和舱体内,舱体进水自沉。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驱动板、驱动板转接件和直线电机;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钢球和限位轴;
电机座固定在水压缸内,电机驱动板通过驱动板转接件固定在电机座的底部,且电机驱动板与驱动板转接件绝缘连接;电机驱动板与舱体的电源线连接;电机座的中心向上设有一圆筒段,限位轴位于圆筒段内,限位轴的外周面与圆筒段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直线电机固定在电机座的下方,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自电机座的中心穿入圆筒段内并与限位轴连接;电机驱动板与直线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圆筒段上端周向上设有钢球限位孔,钢球位于钢球限位孔内,且钢球的直径大于圆筒段的壁厚;电机座上还开设有多个进水孔;进水轴套设在圆筒段上,进水轴内沿周向开有钢球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板与驱动板转接件之间设有绝缘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与水压缸之间、直线电机与电机座之间、驱动板转接件与电机座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轴向限位块和径向限位块,径向限位块均布在进水轴下端周向上,径向限位块与水压缸的内部间隙配合;轴向限位块设置在两两径向限位块之间,且轴向限位块和径向限位块之间留有空隙;轴向限位块的高度大于进水轴的轴向运动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轴向限位块通过第三螺钉固定在电机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轴为凸台结构,进水轴的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水压缸的顶部相抵触,另一端与进水轴的凸台过渡端面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轴的周向上开有多个进水轴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