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2937.7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保;周文锋;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65/1093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信启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0 | 代理人: | 李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媒体 通信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S2:请求主体向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并且删除其存储的所有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S3:请求主体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S4:响应实体在接收到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S5:响应实体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本申请通过设置上述方法步骤,避免了响应实体在无需进行媒体信息传输时,内部的媒体流依然在传输链路中流动,占用传输链路较多的宽带,以及请求主体与响应实体内部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占用较多的处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音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基于webrtc框架研发的实时音视频会议的应用产品上,大多数都会有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使用浏览器进行实时音视频通信的时候,媒体流数据并非按需加载的,而是在用户加入会议室的时候,媒体流的数据就会推送出去。
比如,有一个3方的实时音视频会议,该会议使用的是SFU模式进行,那么在这样的会议下,3方会议的时候就会有9个音视频流在网络推送。虽然主持人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参会成员的视频与音频发送与接收的操作,但实际上,数据的传输并不是按照人们所设想的那样传输。
按照正常情况下我们将视频会议的情况分成主持人视角与参会成员视角。
在主持人视角下,主持人通过指令单独禁止成员的摄像头与麦克风,实现成员都关注主持人面面。
在参会成员视角下,参会成员的画面和麦克风被主持人禁止掉了,无法在会议室中展示自己的画面和发言。
这样看似正常的操作,实际上是浪费了带宽的传输和使用占用了客户端的资源,因为按照一般的流程而言,所有参与同一个会议的人在加入会议室的一刻起所有的流都被绑定在同一个传输链路里面的,所以即使主持人禁止了参会成员的摄像头与麦克风,那也仅仅是将其“不显示”和“不发言”,但实际的数据传输仍在发生,所以这样就会导致带宽资源的浪费和占用了客户端的资源。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音视频会议中,在响应实体无需发言以及无需拍视频的情况下,音频媒体流以及视频媒体流依然在传输链路中传输,占用较多带宽,以及客户端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数据,占用客户端较多处理资源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并且相互存储对方的媒体流ID;
S2:请求主体向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删除其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并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
S3:响应实体在接收到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
本申请通过设置上述方法步骤,在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后,请求主体向向响应实体发送关闭媒体设备的指令,删除内部储存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然后将请求主体以及响应实体的通信模式进行切换,避免了响应实体在无需进行媒体信息传输的情况下,由于请求主体内部依然存在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响应实体侧的媒体流依然会沿着传输链路向请求主体方向流动,占用传输链路较多的宽带,以及请求主体与响应实体内部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占用较多的处理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响应实体为多个,在建立视频通信会议时,每个响应实体除存储请求主体的媒体流ID外,还存储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其中,响应实体在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之后,还包括:删除存储的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2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