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0824.3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军;李明;王正军;马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蓝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网 输送 能力 安全 协调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涉及电网协调调峰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判断本区域的当前时刻是否达到预设时刻;若当前时刻达到预设时刻,则获取第一用电功率值,第一用电功率值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功率值;获取第二用电功率值,第二用电功率值为获取第一用电功率值后,经过预设时间后的用电功率值;基于第一用电功率值、第二用电功率值以及预设时间计算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基于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确定所需调峰机组,所需调峰机组包括水力发电机组和火力发电机组;若用电高峰功率值达到负荷功率值,则控制所需调峰机组对本区域进行供电。本申请能够减少电网进入超负荷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协调调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一天中会出现多个用电高峰时段,从而导致电网的供电压力增大。由于用电负荷不均匀,在用电高峰时段电网往往出现超负荷的情况。
目前,为了适应用供电区域中电负荷的变化,并减少电网超负荷的情况,需投入调峰机组进行调峰,调峰机组的启动和停止方便快捷,一般调峰机组有燃气轮机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等,且抽水蓄能机组的启动速度比燃气轮机机组的启动速度快。调峰机组的投入使得电网功率平衡,保持了电网频率的稳定,但调峰机组并入电网时可能会出现调峰不及时的情况,从而导致电网进入超负荷状态,以使得电网输送不安全,且影响电网输送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电网进入超负荷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网输送能力和电网安全的协调调峰方法,包括:
判断本区域的当前时刻是否达到预设时刻,所述预设时刻为任一用电高峰时段的初始时刻;
若所述当前时刻达到所述预设时刻,则获取第一用电功率值,所述第一用电功率值为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功率值;
获取第二用电功率值,所述第二用电功率值为获取所述第一用电功率值后,经过预设时间后的用电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用电功率值、所述第二用电功率值以及所述预设时间计算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
基于所述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确定所需调峰机组,所述所需调峰机组包括水力发电机组和火力发电机组;
若用电高峰功率值达到负荷功率值,则控制所述所需调峰机组对所述本区域进行供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判断本区域的当前时刻是否达到任一用电高峰时段的初始时刻,若当前时刻达到该用电高峰时段的初始时刻,则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用电功率值,且经过预设时间后,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用电功率值。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用电功率值、第二用电功率值以及预设时间计算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电子设备基于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确定所需调峰机组,所需调峰机组包括火力发电机组和水力发电机组,水力发电机组启动速度比火力发电机组启动速度快。电子设备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峰机组进行调峰,当用电高峰功率值达到负荷功率值时,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调峰机组能够及时地对本区域进行供电,从而有效地减少电网进入超负荷的情况发生,以使得电网输送安全。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确定所需调峰机组,包括:
基于所述用电高峰功率增长速度计算功率增长时间,所述功率增长时间为第一用电功率值增长至所述负荷功率值所需的时间;
判断所述功率增长时间是否小于预设增长时间;
若所述功率增长时间小于所述预设增长时间,则选择水力发电机组;
若所述增长时间不小于所述预设增长时间,则选择火力发电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蓝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旭蓝天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