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0375.2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亭;陈桂银;李光伟;王倩;王强;李梦凡;韩志佳;韩雪;李雯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10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思宇;李洪福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剂 污染 电极 恢复 方法 | ||
1.一种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向被冷却剂污染的膜电极的阴极和阳极分别通入空气和氢气,首先对被冷却剂污染的膜电极在低电流密度下加载一段时间,然后在高电流密度下恒定运行一段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电流密度范围为10~200mA/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电流密度加载时间为1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电流密度范围为1000~2000mA/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电流密度下恒定运行时间为0.5~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剂污染膜电极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过程中被冷却剂污染的膜电极满足条件:温度为65~85℃;阴极空气计量比为1.5~2.5;阳极氢气计量比为1.5~2.0;通入阴极和阳极的空气和氢气增湿60~100%RH,压力为常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3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