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9998.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0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其;高堃;刘洋;李维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堃;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G16H10/60;G16H50/2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0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 患者 监测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临床患者监测方法包括:S1、建立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S2、基于建立的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采集其中针对临床患者的目标数据;S3、将目标数据输入到诊断模型中,并输出诊断结果;S4、基于输出的诊断结果,通过查找专家库中的数据,推送对应的临床处置措施。本发明的临床患者监测方法中,通过建立与患者体征状况相关联的数据库,并基于该关联数据库采集其中的目标数据,通过对目标数据与标准阈值数据的实时比对,可实现对临床患者的相关体征状况进行持续监测,进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监测不及时、应对不得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液体、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等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这些问题会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需要对液体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严密监视,并及时纠正。
现有的临床监测方式,主要采用人工监视为主,设备为辅的方式。但是由于各类平衡监视的手段跟方法差异很大以及干预手段多样,人工监视极易出现遗漏、不够及时,并且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往往会出现应对不够得当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临床患者监测方法,其包括:
S1、建立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
S2、基于建立的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采集其中针对临床患者的目标数据;
S3、将目标数据输入到诊断模型中,并输出诊断结果;
S4、基于输出的诊断结果,通过查找专家库中的数据,推送对应的临床处置措施。
作为本发明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的改进,建立针对临床患者的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包括:
将患者的诊断数据打包为电子病历数据,并将打包形成的电子病历数据录入于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中;
采集针对患者产生的检测数据,将其录入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库中;
采集针对患者产生的体征数据,将其录入于临床护理系统数据库中。
作为本发明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的改进,所述采集其中针对临床患者的目标数据包括:
S21、在所述诊断数据库、检验数据库以及实时体征数据库中,分别查找针对临床患者的相关数据;
S22、根据预设的数据种类以及起始时间,自所述临床患者的相关数据中提取针对临床患者的目标数据。
作为本发明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的改进,所述数据种类为与人体液体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中至少一种相关联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的改进,所述诊断模型按照如下计算方法对目标数据进行诊断计算:
S31、将目标数据与相应的阈值下限进行比对,如小于阈值下限,则输出代表临床患者体征状况不平衡的第一诊断结果,否则,执行步骤S32;
S32、将目标数据与相应的阈值上限进行比对,如大于阈值上限,则输出代表临床患者体征状况不平衡的第二诊断结果,否则,输出平衡的代表临床患者体征状况平衡的第三诊断结果。
作为本发明临床患者监测方法的改进,对目标数据进行诊断计算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堃;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堃;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9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