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9806.3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罗忠琴;段建华;孟凡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分布区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建立地震微相模型道,在对3D地震数据体进行相位调整后,从时窗提取地震微相模型道,并对该地震微相模型道进行合并,完成地震微相模型道的建立;
S2.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地震道和地震微相模型道的相关性分析;
S3.将S2的分析结果与实测的构造煤厚度进行对比、判断,得到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对3D地震数据体进行90°相位调整;
S1-2.在90°相位调整的3D地震数据体中选取包含分析煤层的整个反射波范围的时窗,并在该时窗中提取多个地震微相模型道;
S1-3.将提取的多个地震微相模型道中地震波形相似的地震微相模型道合并为一个模型道,完成地震微相模型道的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在该时窗中提取多个地震微相模型道,具体为:在该时窗范围的地震波通过波形相关和聚类分析,将地震波相似程度高的归为一类,作为一个地震微相模型道,以得到多个地震微相模型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将整个矿区的地震道与多个地震微相模型道一一进行波形相关分析,并把与地震微相模型道的相关系数最高的地震道进行分别标记,实现整个矿区地震道的聚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S2的分析地震微相结果与实测的构造煤厚度进行对比,判断出微相区构造软煤发育和微相区构造软煤不发育,得到地震微相预测构造软煤发育区结果,此时需要统计地震微相预测构造软煤发育区结果与实测构造软煤资料吻合程度,若吻合程度满足要求,则说明该地震微相预测构造软煤发育区结果与实测构造软煤资料符合程度高,可用于指导生产,若吻合程度低,则需要调节分析时窗和模型道,重新进行上述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软煤分布区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在实现整个矿区地震道的聚类后,在地震微相平面图上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的地震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98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