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29296.X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梅林;钟鸣;杨欢欢;缪鑫昕;朱宝林;王凯;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缘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0/12;A23L29/00;C05F11/08;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吴莉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芽孢 杆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发酵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名称为JD,分类名称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43,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18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优异的益生特性。所述组合物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或所述组合物可用于饲料、食品或肥料。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是将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种子液接种至一种新型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35℃至40℃,溶氧不低于20%,发酵转孢率可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属于好氧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植物根际体表、植物体内、深海水中等,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人畜无毒无害且对环境无污染,具有代谢产物丰富、广谱抗菌活性、较强的抗逆能力、生长增殖快速、稳定性佳的特点。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益生特性,能够有效抑制多种动植物病原菌,例如灰葡萄孢、链格孢、尖孢镰刀菌、山茶灰斑病菌、黑曲霉和粉红单端孢等。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抑菌保鲜、生物医药和农业生物防治领域。
由于不同株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性能差异较大,所以筛选获得一株综合性能优异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重要意义。在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传统发酵生产中,通常采用一些廉价的农副产品或工业副产品(例如玉米粉、麸皮、糖蜜)作为发酵培养基的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产孢率低、菌株发酵密度低的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以及降低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产品的品质,此外,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也是影响菌株发酵密度和产孢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以提升菌株发酵密度和产孢率,具有重要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名称为JD,分类名称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443,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18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可接受的辅料。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粉剂、喷雾剂、混悬液剂、乳剂、胶囊剂或膏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或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饲料、食品或肥料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3份至5份的速效碳源、20份至40份的迟效碳源、30份至50份的豆粕粉、5份至12份的酵母粉、3份至8份的蛋白胨、1份至5份的碳酸钙、1份至5份的氯化钠、0.5份至1份的硫酸镁、1份至5份的磷酸氢二钾以及0.1份至0.3份硫酸锰。
进一步地,所述速效碳源为葡萄糖,所述迟效碳源为玉米淀粉。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种子液,将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种子液接种至如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35℃至40℃,溶氧不低于20%,培养至芽孢形成率在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缘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科缘生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9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精确孔径的有序微孔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机器人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