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食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8897.9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锐;何泓曦;姚寿广;沈妍;许啸;姚江;何晓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25/16;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26B25/22;A23B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苏良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烘干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粮食烘干设备,包括多组烘干缓苏组,烘干缓苏组包括上下设置的烘干筒和缓苏筒,烘干筒出口与缓苏筒入口相连通;烘干缓苏组之间上下或并排或上下并排相结合设置,并排设置的烘干缓苏组之间通过倾斜滑道进行物料输送,上下设置的烘干缓苏组之间通过物料提升机构进行物料输送;末级烘干缓苏组单独成排,其下方设有粮食储仓,末级烘干缓苏组烘干筒出口连通粮食储仓入口,且烘干筒出口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末级烘干缓苏组烘干筒入口和缓苏筒出口位置设有物料提升机构;粮食储仓入口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连锁的仓门;烘干筒中设有多段弯折式抄板。本发明结构紧凑,便于运输及随田作业,可大幅降低粮食储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粮食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命脉,粮食生产的每一环节均十分重要。就粮食储运而言,最经济的方式莫过于在田间将新收粮烘干后直接装袋转运,这样一来减轻了运输重量,二来省去了中间环节,可大幅降低成本。研究表明,谷物从湿润状态到刚刚干燥的状态只是表层水分被蒸发了,若要继续烘干,需等待谷物内部水分重新扩散到表层,让谷物内部水分自由扩散到谷物表层的过程叫做缓苏,谷物内外水分含量趋于均衡时缓苏结束,谷物经多轮干燥与缓苏,含水量才能达标。现有烘干设备对谷物多仅作一次烘干处理,存在烘干不彻底的问题,烘干不达标,更不用说随田作业。CN105004155B公开的粮食烘干机,其虽采用了烘干再缓苏的方案,但整体尺寸较长,只能定点烘干作业。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粮食烘干设备。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粮食烘干设备,包括多组烘干缓苏组,烘干缓苏组包括烘干筒和缓苏筒,所述烘干筒位于缓苏筒上方,且烘干筒出口与缓苏筒入口相连通;烘干缓苏组之间上下或并排或上下并排相结合设置,并排设置的烘干缓苏组之间通过倾斜滑道进行物料输送,上下设置的烘干缓苏组之间通过物料提升机构进行物料输送。
烘干筒和缓苏筒上下设置可缩小粮食烘干设备的尺寸,而烘干缓苏组之间上下、并排设置可进一步缩小设备尺寸,使得设备能够通过车皮运输,满足随田作业的需求。
烘干缓苏组至少为两组,如上下设置,则料流可呈S形,实现烘干、缓苏过程交替有序进行;如并排设置,则不同排高度上需要错开;当烘干缓苏组数量较多时,无论是上下设置还是并排设置,设备都会比较高,而如果是将上下和并排设置作简单叠加,由于料流依靠重力,显然不会降低设备高度。而上下设置、并排设置结合物料提升机构后,情况将大有改善。以三排四烘干缓苏组为例,中间排两组上下各一,物料由侧排烘干缓苏组进入中间排下层烘干缓苏组,再由物料提升机构提升至上层烘干缓苏组,最后再送至另一侧排烘干缓苏组中,设备高度大致为中间排两烘干缓苏组的高度,从而可做到设备长度上和高度上的集约化,既能便于运输,随田作业,又能够连续烘干作业,对粮食进行多轮烘干、缓苏,达到良好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在末级烘干缓苏组下方设有粮食储仓,烘干好的粮食在储仓中临时存放,方便装袋外运。
进一步地,末级烘干缓苏组单独成排,其烘干筒出口连通粮食储仓入口,且烘干筒出口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末级烘干缓苏组烘干筒入口和缓苏筒出口位置设有物料提升机构,用以实现粮食在末级烘干缓苏组中循环烘干;粮食储仓入口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连锁的仓门。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数据达标时,仓门打开,烘干好的粮食进入粮食储仓中。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提升机构采用链斗输送机。链斗输送机通过料斗盛装粮食,由转动链条将料斗提升到高处,实现物料提升,结构上简单,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缓苏组的烘干筒和缓苏筒由同一驱动机构驱转。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分别与烘干筒和缓苏筒外圈齿轮啮合。
同一驱动机构驱动烘干筒和缓苏筒,一方面保证同步性,使料流稳定;另一方面简化了驱动机构的结构及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筒中设有多段弯折式抄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8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