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灸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7533.9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正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404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灸柱 | ||
本发明申请属于医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香灸柱,包括圆柱状的香灸柱,所述香灸柱底部设有用于针柄置入的针孔,所述香灸柱为桦树叶、侧柏叶、草木灰和黄泥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中的香灸柱进行温针灸操作简单、便捷,不需要频繁更换香灸柱,使得温针灸的效果较好;且本方案中的香灸柱在燃烧后不易落灰,就避免了容易灼伤皮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香灸柱。
背景技术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针灸来治疗病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的身体都是处于疲累的亚健康状态,会出现不同部位的疼痛病症,以至于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而针灸、艾灸、按摩等可以较好的治疗各种疾病及亚健康状态所导致的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为了加强治疗效果,可以采用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即温针灸法,又称温针、针柄及烧针柄等。
温针灸的操作是对人体穴位针灸后,在针尾加上艾柱,然后将艾柱点燃,艾柱燃烧的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使温针灸除了有针扎刺激穴位的作用外,还能使艾柱燃烧的热力通过针柄渗透至肌肤,能够更有效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止痛解痉,从而更有效的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施展温针灸时,采用普通艾柱,截断后固定于针柄处,这过程工序多导致工作量增加,艾柱至于针柄处费时费力较为困难,也会使得针柄弯曲,进而使温针灸过程中病人皮肤被灼伤的概率增加。温针灸过程中由于普通艾柱燃烧时间短,需要频繁更换,导致温针灸过程操作繁琐,影响温针灸效果。另外普通艾柱燃烧后会落灰,容易造成病人皮肤灼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灸柱,以解决采用普通艾柱进行温针灸操作繁琐、易灼伤皮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香灸柱,包括圆柱状的香灸柱,所述香灸柱底部设有用于针柄置入的针孔,所述香灸柱为桦树叶、侧柏叶、草木灰和黄泥制成。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的香灸柱有针孔,能直接套于针柄,就无需费时费力将香灸柱固定于针柄上,也不会使针柄弯曲,香灸柱在针柄上的升降调温很便利,并且不滑脱,克服了传统艾柱使用时需剪切、自行扎孔的缺陷,使温针灸的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
2、本方案中的香灸柱由于加入了桦树叶和侧柏叶,整体重量轻,燃烧持续时间久,燃烧后维持原本性状,不会因灰烬散落灼伤皮肤,安全性高。另外本香灸柱气味芳香,烟雾小,适合人群更加广泛,增加了治疗范围。
3、本方案中的香灸柱具有侧柏叶及桦树叶双重的治疗风湿痹痛等作用,还具有止咳平喘之效,燃烧时通过针身沿着穴位经络传导的热量,又能起到散寒止痛,具备传统艾叶的作用,适合多种慢性病的治疗并具备养生保健之效。
4、本方案中的侧柏叶主要成分是侧柏酮、黄酮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止血、凝血,抑菌、抗炎、止痛,祛痰、止咳平喘等作用,适用于大面积皮下出血,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其中黄酮类成分能减少癌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病率,作为弱雌激素,在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5、本方案中的采用草木灰为辅助材料,草木灰作为燃烧的介质,能控制燃烧速度,避免香灸柱燃烧过快需要频繁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中的香灸柱进行温针灸操作简单、便捷,不需要频繁更换香灸柱,使得温针灸的效果较好;且本方案中的香灸柱在燃烧后不易落灰,就避免了容易灼伤皮肤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香灸柱的重量百分比为桦树叶22.20%,侧柏叶66.60%,草木灰为11.10%,黄泥为0.01%。
有益效果:根据临床使用情况来看,此比例下香灸柱的功效更强。
进一步,所述桦树叶和侧柏叶干燥后碾成粉,与草木灰和黄泥混合制成香灸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7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