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流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7486.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朴竹颖;王济晟;高从文;徐海峰;刘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0;H04L43/16;H04L4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林川靖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程序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流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服务器的多个硬盘类型对应的硬盘出流能力,并获取所述服务器的各个连接卡对应的连接卡出流阈值;基于所述硬盘出流能力以及所述连接卡出流阈值,确定第一出流能力;获取所述硬盘中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之间的出流性能比,并基于所述第一出流能力以及所述出流性能比,确定第二出流能力;基于所述服务器的网卡出流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出流能力,确定所述服务器的目标出流能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出流性能评估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硬盘、连接卡和网卡的出流性能评估服务器的出流性能,提高了服务器出流性能评估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流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业务运营商通过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系统向用户提供网页浏览、视频播放等业务,这些业务可以依托CDN系统中的多台缓存服务器共同实现,缓存服务器可以将业务源站提供的数据资源缓存在本地,当用户需要获取这些数据资源时,无需访问业务源站,直接通过缓存服务器就能获取相应的数据资源。
在CDN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缓存服务器依靠大量的磁盘来缓存数据资源,磁盘出流性能能成为制约用户访问速度的关键,然而,过剩的磁盘出流性能又会导致缓存服务器的设备成本增加,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用户访问效率,可以对缓存服务器的磁盘出流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目前,主要通过模拟压测的方法评估存储型服务器的出流性能具体地,利用其他服务器模拟用户请求,对待评估服务器进行压测,通过观察CPU、内存、硬盘的利用率指标,评估服务器的出流性能。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多台服务器搭建环境协同验证,评估的操作过程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压测过程中无法涉及应用场景,导致评估得到的出流性能与服务器的实际出流性能相差较大,造成服务器出流性能评估不准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流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CDN系统中服务器出流性能评估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出流性能评估方法,所述出流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服务器的多个硬盘类型对应的硬盘出流能力,并获取所述服务器的各个连接卡对应的连接卡出流阈值;
基于所述硬盘出流能力以及所述连接卡出流阈值,确定第一出流能力;
获取所述硬盘中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之间的出流性能比,并基于所述第一出流能力以及所述出流性能比,确定第二出流能力;
基于所述服务器的网卡出流阈值以及所述第二出流能力,确定所述服务器的目标出流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硬盘中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之间的出流性能比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器对应网络中,热点业务内容的网络流量与非热点业务内容的网络流量之间的网络流量比;
基于所述网络流量比,确定所述出流性能比。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出流能力以及所述出流性能比,确定第二出流能力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出流能力中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一硬盘出流能力以及所述机械硬盘的第二硬盘出流能力;
基于所述出流性能比、第一硬盘出流能力以及第二硬盘出流能力,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第三硬盘出流能力以及所述机械硬盘的第四硬盘出流能力,其中,所述第三硬盘出流能力与所述第四硬盘出流能力之比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流性能比,所述第三硬盘出流能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盘出流能力,所述第四硬盘出流能力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硬盘出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7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