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水管井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6251.7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许洁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管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水管井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井位测放→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换浆→安放井管→填砂→洗井→置泵抽水。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①井口高于自然地面0.5m。②井管采用成品滤管φ360/300,滤管周围填充绿豆砂。井底用钢板封底,顶部采用粘土回填。本发明的钻孔直径不得低于800mm,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0左右,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孔身应圆正,井身顶角倾斜不得超进1度,要求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泵流量不小于20m3/h。钻进过程中应对水位、泥浆比重、井壁塌孔、涌砂和气体逸出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降水管井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中布置降水管井,基坑内降水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疏干,便于挖土等后续工程施工;其二是降低承压水头压力,防止坑底管涌发生;其三是保持动水位在基坑底板以下,减少施工期间的浮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水管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降水管井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井位测放→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换浆→安放井管→填砂→洗井→置泵抽水。
所述的井位测放:根据甲方移交的现场控制坐标,按井位设计平面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定位,若因障碍物结构等因素影响,不得不移位时,须经设计人员及监理同意后方可移位;
所述的钻机就位:要求机架平稳牢固,钻头、磨盘、孔位中心三点成一垂线;
所述的钻进成孔:降水井,成孔直径800mm,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1m,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时提供的资料不一致时需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对井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滤水管的安放位置能够有效的进水,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小于1%),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泥浆循环中,及时捞砂;
所述的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终孔后应及时用比重小于1.10的泥浆进行清孔换浆,待孔内泥浆比重不大于 1.10、沉渣厚度小于30cm时方可提钻;
所述的安放井管:安放井管前应检查井管的质量,不合格的井管不许下井,管底用铁板封焊,安放井管时要垂直吊放,井管位于井孔中心,井管接头处应焊接牢固,管顶应外露出地面50cm,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坝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所述的填砂:用塑料布封住管口,软管接通自来水放入井内,动水投砂。填砂时应用铁锹均匀抛撒在井管四周,保证填砾均匀、密实,投入滤料量不应少于计算量的95%,上部1.5m用粘土填实。
作为优化:所述的洗井:填砂结束,应立即洗井,采用用压力反冲压清洗,直至清除泥皮,水路畅通,抽出清水方可结束;
作为优化:所述的置泵抽水:洗井结束立即安装水泵,水泵应放至井底,边抽边补充清水,直到井内排出清水,然后将泵上提50cm,刚抽出的水浑浊含砂,应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出坑外。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①井口高于自然地面0.5m。②井管采用成品滤管φ360/300,滤管周围填充绿豆砂。井底用钢板封底,顶部采用粘土回填。本发明的钻孔直径不得低于800mm,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 1.10左右,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孔身应圆正,井身顶角倾斜不得超进1度,要求送水泵压不得低于2MPa,泵流量不小于20m3/h。钻进过程中应对水位、泥浆比重、井壁塌孔、涌砂和气体逸出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6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